河南:築起安瀾網 用好黃河水

一年之計在於春,奮進又起黃河岸。

3月18日,鄭州黃河堤岸剛性加固試點工程一期開鑽施工,意味着該工程全面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加固位置自花園口險工112壩至120壩,建設長度928米,通過修築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壩加固堤岸坡腳,防止水流對堤腳淘刷造成險情,起到護根的作用。”河南黃河河務局建設中心負責人說。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我國的宣傳主題爲“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對保障我國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3月19日14時,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平穩開河,標誌着2024—2025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本年度黃河凌情整體平穩,未發生凌汛災害。這其中,離不開精準調度黃河上的骨幹水利工程。

水庫調度是防汛抗洪的“王牌”。在河南境內,黃河干流有三門峽、小浪底兩大水利樞紐,支流有陸渾、故縣、河口村等水庫,還有北金堤蓄滯洪區。

河南以干支流水庫、千里標準化堤防、河道整治、分滯洪工程爲主體的“上排下攔、兩岸分滯”防洪工程體系日益完善,使黃河下游防洪標準由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

中原大地,與黃河共生,受黃河滋養。築牢黃河安瀾網,也離不開引黃灌區建設。

去年,我省引黃灌區建設捷報頻傳: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通水,河南省第一大灌區正式建成;位於河南省糧食主產區的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進入預驗收階段,一期工程主要是城市供水,二期工程是農業灌溉用水,工程建成後將在灌區形成水網,灌溉用水實現灌區全覆蓋……

既保灌溉生產用水,也保生活用水,引黃灌區建設讓河南現代水網“越織越密”,黃河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共同構成河南“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現代水網中的重要“一橫一縱”。

“水好,茶更香!”對於濮陽市民張良弼、楊洋小兩口來說,每個愜意的週末,就是泡壺茶,品茗看書聽音樂,消除一週工作的疲勞。濮陽市是嚴重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6。由於“丹江水潤濮陽”項目的實施,濮陽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丹江水全域覆蓋,也成了擁有黃河水、丹江水“雙水源”保障的城市。

隨着南水北調供水效益的不斷擴大,鄭州、焦作、新鄉、濮陽、開封等市擁有了黃河水與丹江水的雙水源儲備,供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黃河有水,但又缺水,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成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河南如何精打細算用好黃河水?持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是關鍵。截至目前,河南黃河流域50個縣(市、區)建成了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域。

擰緊黃河“水龍頭”,河南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爲引領,深入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生活節水降損,不斷拓展非常規水利用領域和規模。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古老的黃河,正以溫柔之態潤澤世間萬物,以綠色着墨書寫生生不息,以幸福爲要造福中原大地。(記者 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