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不是烏克蘭說了算

(圖/路透)

俄烏戰爭進入21天,隨着俄羅斯軍隊兵臨基輔城下,烏東幾個城市戰況激烈,傷亡人數攀升,除了雙方的軍人外,烏克蘭民衆的死傷也節節升高。烏克蘭雖然贏得西方國家的聲援與支持,但是妥協的壓力越來越大。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和談聽起來開始顯得比較實際」,看來俄烏戰爭終於露出和平的曙光。

讓澤倫斯基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幡然悔悟的不是眼見國內傷亡人數大增的悲憫,而是中美兩國正式出手,坐上談判桌,開始準備收尾。楊潔箎與蘇利文在羅馬的會面,對外說是延續去年中美領袖會議的後續工作,實質上當然不脫俄烏戰事的具體談判。這點澤倫斯基不會不知,所以有結果的和談應該指日可待。

對於大國來說,不論是否涉入,作戰也是一種演習,有許多實戰的寶貴經驗可以學習。這種經驗太難得,難得到不忍心太早下課。聽起來很殘忍,但事實就是如此。只要玩得起,就會讓子彈再飛一會兒。速戰速決合乎人道與經濟利益,但是大國更重視的是戰後格局的利益計算以及戰事過程中經驗的積累與戰略的實際演練。所以,韓戰勝負早已定,後續爲了談判累積籌碼,硬是多打了兩年。

但是戰爭延宕不決總是有許多不可控的變數,現代戰爭中不僅僅是戰場的衝殺,更多是經濟、輿論、外交的博弈以及內政的穩定。對北京而言,不管是藉由這場戰爭觀察國際反應與美歐同盟關係的變化,還是出於與俄羅斯結盟和尊重主權獨立原則之間的兩難,北京對於出手斡旋俄烏戰爭都表現得十分保守。

對北京而言有兩個底線必須守住,第一,是普丁的政權必須得以維繫。普丁若是在這場戰役中失去政權,上來一個親美的政治人物,對中俄這幾年來戰略合作的努力將前功盡棄,更讓北京背腹受敵。現在俄軍進展緩慢,甚至略顯疲態,當俄軍屍體陸續運回國內,普丁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第二,戰爭不可以破壞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特別是與歐盟的關係。美國政客與媒體不斷地將中俄掛勾,指責北京或明或暗地支持莫斯科,成爲新的「邪惡軸心」。如果持續發酵出現「新冷戰」的國際格局,對中國的民族復興不利。

對美國而言,美國的底線是避免北約與俄羅斯正面衝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對國內政局而言,不能讓戰爭引起的經濟傷害影響今年的期中選舉。經濟制裁固然重傷俄羅斯,但是引起的通貨膨脹也讓美國人吃不消。一時間可以利用愛國心,將高油價甩鍋普丁,但是長期也會反撲執政當局。而且美國利用北約重新領導歐洲的目的已經達到,也有效阻止北溪二號的運作,收穫頗豐,可以見好就收,否則繼續見死不救、始亂終棄的對待烏克蘭,也會重傷美國的威信。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俄烏戰爭表面上是烏克蘭作爲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對抗外國軍隊的入侵,背後其實是大國博弈的角力。所以從戰爭是否發生、如何進行、如何結束,都不是烏克蘭說了算。不是說烏克蘭完全沒有自由意志的可能,而是當小國領導人,只能做一名照本宣科的演員,演出別人編好的劇本,他的國家必然成爲大國政治悲劇的舞臺。他可以成爲媒體追捧的民族英雄,但最悲哀的是,他的人民成了無法復生的陪演者。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