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2015起封存3年 經部:費用不超過40億

▲根據經濟部估算,核四封存3年所需費用約40億元。(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經濟部31日表示,核四預計自2015年起封存3年,初步估算,每年所須經費約10至15億元,第1年開銷較多,第2、3年較少,整體金額「不會超過40億元」。

關於封存時間,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說明,由於未來可能會透過公投,決定是否啓用核四,推估須2到3年,才能做出決定,因此以3年作爲封存計劃時程,若3年後仍無法決定,再考慮第2階段封存計劃。

杜紫軍解釋,封存費用是臺電營運費用的一部分,目前預估封存第1年開銷約12到13億元,第2、3年會比較少,3年總金額「不會超過40億元」;至於啓封費用,屬於核四投資計劃經費,會由臺電支付,金額尚未估算。

杜紫軍強調,核四未來要不要啓封、裝填燃料,由全民決定,而啓封所須作業時間,和封存時間及保存情況有關假設封存時間在3年內且保存良好,預估啓封后,還需要1年時間,纔有可能裝填燃料。

杜紫軍進一步說明,封存計劃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封存的大原則方向,必須上報行政院;另一部分是技術規範與相關細節,要送交原能會審查,預計8月底送出。

核四廠1號機已在7月25日完成安全檢測,符合所有系統檢視和標準程序書的安全規定。不過杜紫軍說,這不代表「和裝填燃料可劃上等號」,根據原能會規定,裝填燃料前,應完成75項檢測,並將報告送至原能會,獲得同意後,才能裝填燃料,「安全檢測報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