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首張照片!質量僅銀河系0.00045%,卻束縛住銀河系上千億恆星
2022年5月12日晚9時,一張黑洞照片刷屏網絡。據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消息稱,世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在全球多個城市同時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的首張照片。
這張黑洞照片一經發布就引發全球科學家的關注,它到底有何特殊之處?作爲整個銀河系中心,數以千億計的恆星圍繞着它運轉,它是怎麼束縛住整個銀河系恆星的呢?
本次發佈的照片,是事世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利用分佈在全球不同位置的八個射電望遠鏡組網“拍攝”而成,這些望遠鏡分別位於智利(兩個)、南極、美國夏威夷(兩個)和亞利桑那州、墨西哥、西班牙等六個地方,它們組成一個巨大的陣列,實現了上萬公里的口徑,我們可以將這個陣列理解爲一個虛擬望遠鏡,然後通過觀測亞毫米和毫米波獲取數據,最終制作而成。
這張照片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是一張中心有一個紅色巨大圓環的圖片,除了清晰度差點,其他看起來和普通的照片沒有太大區別,但實際上卻是研究團隊從2017年就開始觀測,歷時五年從不同望遠鏡中提取數據,再將這些數值進行平均後呈現出來的效果。
來自上海天文臺的EHT合作成員江悟介紹,這張照片是研究團隊擬合衆多成像參數才最終確定的,這就意味着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圖片並不是原始拍攝的模樣,而是一張“拼起來”照片。
其實,這次發佈的照片並不是人類首次獲得黑洞照片,在2017年時,世件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同時觀測了M87中心黑洞和銀河系中心黑洞等多個目標,並於2019年發佈了M87中心黑洞照片,成爲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也證明了這類天體是真實存在的。
M87是一個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的巨大黑洞,而銀河系中心黑洞距離地球只有2.7萬光年,按理說距離近的應該更好拍攝,但爲何M87的照片卻率先發布呢?
據項目研究人員介紹,M87黑洞超過65 億倍太陽質量,而銀河系中心黑洞僅有400萬倍太陽質量,兩者巨大的差異導致觀測難度不同;另外還因爲銀河系中心黑洞周圍的氣體旋轉速度更快,其亮度和圖案變化劇烈,這就更增加了觀測難度。簡單理解就是,拍攝M87黑洞就像在遠處拍長城,雖然距離遠但是目標穩定且巨大;
而拍攝銀河系中心黑洞就像拍眼前跳躍中的小貓,雖然距離近但運動速度太快,想要拍出清晰的照片反而不容易,所以銀河系黑洞的照片面世就晚了。
之前,天文學家們根據銀河系中心區域的恆星運行軌跡,計算出中心位置應該存在一個巨大質量的未知天體,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頒給了“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發現”,理由就是“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關於中心黑洞的研究,之前一直基於科學理論推測,但此次發佈的照片,證實了該項理論推測的準確性,也爲人類進一步研究銀河系提供了進一步基礎。
根據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關研究顯示,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爲430萬個太陽質量。乍一看感覺不小,但和龐大的銀河系相比,卻如九牛一毛,根據推算,整個銀河系至少有一萬億個太陽質量,如此算下來中心黑洞質量僅佔整個銀河系的0.00045%。
根據物理學定律,星體的質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大,就如我們最熟悉的太陽系,作爲星系中心的太陽,佔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巨大的重量確保它能產生足夠的引力,讓八大行星和各類小天體圍繞它旋轉。
但從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中心黑洞的質量相對於銀河系非常渺小,那它是以什麼爲支點束縛住整個銀河系上千億顆恆星的呢?
其實,以中心黑洞的質量產生的引力,束縛住周圍區域的恆星還有可能,但想束縛住整個銀河系的上千億顆恆星,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在銀河系中心區域,有一個直徑兩萬光年厚度一萬光年的球狀區域,這片區域內集中了大量恆星,它們相互作用下產生了巨大的質量和引力,然後將整個銀河系的質量中心固定在了中心黑洞的位置,所以看起來就像是中心黑洞束縛住了所有的恆星,其實這可以說是一種巧合,也可以看做是大家共同的努力穩定了銀河系。
另外,還有科學家推測,束縛住銀河系恆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暗物質,因爲銀河系外圍的恆星運動速度,遠遠超過了中心區域引力所允許的最大速度,如果沒有暗物質幫助的話,銀河系的外圍恆星早就脫離銀河系了,就如我們發射的火箭達到一定速度,可以脫離太陽的引力限制飛出太陽系一樣。
科學家推測,整個銀河系中暗物質超過可探測物質的5倍之多,正是它們提供了引力讓整個銀河系保持現在的樣子。至於爲何人類觀測不到,科學家們解釋暗物質只發揮引力作用而不產生電磁現象,以至於現有的科學技術根本探測不到。也許未來隨着科技發展,新技術的運用就能讓我們一睹暗物質的真容了。
感謝天文科學家們的辛勤工作,讓我們得以見證如此瑰麗的宇宙奇景。人類之於宇宙,不過是滄海一粟,浩瀚宇宙中有太多秘密等着人類去探索研究,而對宇宙更深入的探索,可以推動物理學進一步發展,幫人類更快開啓太空時代,探索宇宙奧秘,尋求宇宙中的能源爲人類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一點一滴的天體物理學研究積累,就必定能實現這個偉大目標。
作者:牛曉天 校稿編輯: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