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瑞醫藥去年營收228億元 創新藥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

本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北京報道

4月17日晚,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恆瑞醫藥(600276.SH)披露了2023年財務數據:營業收入爲228.2億元,同比增長7.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3.02億元,同比增長10.14%。

2023年,恆瑞醫藥創新藥收入突破百億元,達106.37億元(含稅,不含對外許可收入),實現了同比22.1%的增長。

恆瑞醫藥繼續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累計研發投入爲61.5億元,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爲49.54億元。目前,恆瑞醫藥已有14款自研創新藥、兩款合作引進創新藥在國內獲批上市銷售。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科技創新和國際化是恆瑞醫藥兩大核心戰略。在今年1月底發佈的《2023胡潤世界500強》榜單中,恆瑞醫藥位列第366名,上升47位。

去年累計研發投入61.5億元

按治療領域,恆瑞醫藥產品主要分爲抗腫瘤、鎮痛麻醉、造影劑和其他,2023年對應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分別爲122.2億元、37.4億元、27.4億元和36.7億元。

同期,恆瑞醫藥還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恆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59.98億元,同比增長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3.69億元,同比增長10.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爲14.4億元,同比增長18.06%。

2024年第一季度,恆瑞醫藥研發費用爲12.2億元,創新研發成果加速轉化。新藥獲批方面,恆瑞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富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上市,用於治療腹部手術後中重度疼痛。該產品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1類阿片類鎮痛創新藥,爲深受術後疼痛困擾的患者羣體提供治療新方案。

2023年,恆瑞醫藥累計研發投入爲61.5億元,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爲26.95%。恆瑞醫藥在中國連雲港、中國上海、美國和歐洲等地設立了14個研發中心,全球研發團隊達5000餘人。

2023年,恆瑞醫藥有3款1類創新藥(阿得貝利單抗、磷酸瑞格列汀、奧特康唑)、4款2類新藥(鹽酸右美託咪定鼻噴霧劑、醋酸阿比特龍納米晶、鹽酸伊立替康脂質體、恆格列淨二甲雙胍緩釋片)獲批上市。截至目前,恆瑞醫藥已在國內獲批上市16款1類創新藥、4款2類新藥。

截至2023年年底,恆瑞醫藥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389件,PCT(專利合作條約)662件,擁有國內有效授權發明專利545件,擁有歐、美、日等國外授權專利667件。

2023年醫藥行業監管政策加強,影響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

恆瑞醫藥2023年仿製藥收入略有下滑。其年報介紹,主要原因爲,隨着醫療機構診療復甦,處方藥需求逐步釋放,公司鎮痛麻醉等產品以及新上市的仿製藥銷售同比增長較爲明顯,但仿製藥集採對銷售仍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第二批集採涉及產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醋酸阿比特龍片因多數省份集採續約未中標及降價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銷售額同比減少7.02億元。另外,2022年11月開始執行的第七批集採涉及產品報告期內銷售額同比減少9.11億元。

對外授權總交易金額超40億美元

2023年,恆瑞醫藥與國際醫藥企業共達成了5項對外授權合作,總交易金額超40億美元。截至目前,恆瑞醫藥已實現10項創新藥海外授權。

2023年2月,恆瑞醫藥將自主研發的EZH2抑制劑SHR2554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權益,有償許可給美國Treeline Biosciences公司。

2023年8月,恆瑞醫藥將自主研發的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SLP)單克隆抗體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權益,有償許可給美國One Bio,Inc.(該公司已被葛蘭素史克GSK收購)。

2023年10月,恆瑞醫藥有3項授權合作。恆瑞醫藥將自主研發的人表皮生長因子靶向藥物吡咯替尼在印度範圍內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有償許可給Dr.Reddy's(印度瑞迪博士實驗室)。恆瑞醫藥將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肝癌聯合療法,有償許可給美國ElevarTherapeutics公司。另外,恆瑞醫藥還與Merck Healthcare(德國默克)進行授權合作,主要涉及自主研發的PARP1小分子抑制劑HRS-1167和靶向Claudin 18.2的抗體藥物偶聯物SHR-A1904。

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披露了與Merck Healthcare授權合作的進展。報告期內,恆瑞醫藥公司收到該公司支付的1.6億歐元對外許可首付款,相關履約義務尚未完成,相關收入尚未確認。

“科技創新不僅是公司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更是公司長遠發展的強大引擎。”恆瑞醫藥在年報中表示,創新藥是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行業。在當前“雙循環”背景下,民族創新藥產業走向海外,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優化國際分工,不僅是企業自身的發展選擇,也是支持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具體實踐。

恆瑞醫藥方面表示,公司將積極順應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和國際產業演進的新趨勢,加快技術平臺建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培育高端品牌,開拓全球市場,推動企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打造外向型經濟增長極。

具體來說,一是繼續以通過歐美認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製劑出口爲突破口,強化國產製劑的全球化銷售;二是以市場需求爲出發點,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以全球化的視野加強與跨國製藥企業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積極學習先進實踐,爲最終實現創新藥全球化銷售積累經驗,努力使公司在新一輪的全球醫藥競爭格局中爭得一席之地;三是要積極落實“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在根據需求引進國外先進創新藥品和技術的同時,努力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許可給跨國公司,實現“中國+海外”雙市場回報。

(編輯:曹學平 審覈:童海華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