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區連環殺人魔,竟是真事改編

最近幾年,C的阿婆作品改編劇逐漸走上了魔改道路,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威尼斯驚魂夜》也接連撲街。

BB

反倒是ITV推出的一系列真實罪案類劇集,成爲了懸疑犯罪類英劇愛好者的首選。

譬如之前咱們聊過的《丹斯》、《白屋農場謀殺案》,至今都保持着不錯的口碑。

這個系列最大的特點,是將紀實性與故事性相結合,每一部劇講述一個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駭人案件。

儘管這些案件大多臭名遠揚,但劇集並不以兇手的變態或是獵奇的犯罪手法爲噱頭,而是通過一樁樁案件充分刻畫人物內心,極爲寫實地描畫着人性以及人與社會的複雜關係。

最近,ITV又推出了一部新作。

雖然目前看過的人不多,但從豆瓣8.5的評分就不難看出,品質依舊上乘——《漫長的陰影》。

劇集由《殺死伊芙》、《審訊室:英國》的編劇負責劇本,《白屋農場謀殺案》導演執導,一共7集,講述英國曆史上最令人震驚的連環殺手案件之一,即“約克郡開膛手殺人案”。

之前我給大家安利過一部講述這個案件的紀錄片,《約克郡屠夫》。

關於案件的來龍去脈,那部紀錄片裡其實已經講得很詳細。

大致是說,一個名爲彼得·薩特克利夫的貨車司機,在1975至1980年間,先後殺死了13名女性。由於受害者多爲性工作者,且在遇襲後都遭受過毆打、剖腹,身體被利器切割,死相慘不忍睹,所以媒體稱彼得爲“約克郡開膛手”。

不過,這個案件之所以在英國引起舉國關注,不僅僅是因爲兇手十分殘忍。

真正讓民怨沸騰的,是警方在五年的查案過程中暴露出的短視與無能。

案件中的兇手彼得,並不是什麼高智商罪犯。他的作案手法簡單粗暴,就是趁着夜色開車在街頭物色目標,以搭便車爲由引誘獨行的女性上車,趁其不備敲暈她們,繼而行兇。

曾有不止一名女性僥倖逃脫,甚至報案,但這些線索都沒受到警方重視。

一開始,由於死者是名性工作者,且案發地點在紅燈區,警方便盲目斷定這是針對妓女的仇恨犯罪,並且公開“安撫”民衆:“只要你潔身自好,就不會被兇手盯上”。

這樣做的後果是,很長一段時間內調查的方向受限,將兇手鎖定在嫖客和皮條客範圍內。

而許多僥倖逃脫的受害者,也羞於向警方提供線索。因爲一旦承認自己受到了“開膛手”的襲擊,相當於變相承認自己是妓女。

另一方面,因爲案發地點涉及黑人聚集的貧民區,警方在盤問時時不時就會夾帶私貨。

可以說,正是他們不自知的歧視帶偏了調查方向,導致案件早期聲勢浩大的地毯式搜索、盤問,幾乎沒收穫任何有用的線索。

與此同時,彼得並沒有停止作案。

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殺了五個人,真正的輿論轉機就發生在第五起命案——因爲這次死的不是妓女,而是一個16歲的普通女孩。

隨後,更多不同職業、年齡的受害者接連出現,恐慌情緒逐漸蔓延開來。因爲民衆意識到,任何一個女性都有可能成爲兇手的目標。

可此時,警方因無法判斷兇手意圖,直接選擇無視“例外”,依舊堅稱這是針對妓女的連環殺人案,並給受害者潑髒水,表示她們或許“平常不是妓女,只是時不時地做一做”。

但再怎麼自圓其說,他們也無法應對越來越洶涌的輿論壓力。

面對民衆的質疑,警方只能不斷加大警力,對案發地點進行地毯式搜索,對周邊地區挨家挨戶盤查,開通熱線接受所有熱心市民提供線索……磨蹭一段時間不見成效的話,就換個局長再把這些措施重來一遍。

時間一點點過去,案件仍然在發生。而警方除了耗費大量財力、人力重複地做着無用功,就是上電視告誡女性夜間不要出門。

這種官方態度最終惹惱了民衆,尤其是生活在恐慌中的女性,她們拒絕繼續爲一個殺人犯而讓步自己的自由,發起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奪回夜晚”遊行。

就在警方的公信力降至冰點時,又發生了一個轉機。

他們收到了由“開膛手”本人寄來的信件和錄音帶,對方公然嘲笑警方無能,並表示自己將持續作案。

這一行爲無異於挑釁,警方高層被徹底激怒,找來大批語言學家辨別口音,將兇手鎖定在英國北部,立誓要親手將其送進監獄。

但當時的他們根本沒有證據,能證明信件來自兇手本人。警方被強烈的求勝欲衝昏頭腦,急於找到突破口向民衆證明自己,結果……果然又被耍了。

就這樣,在調查方向一而再、再而三被帶偏的情況下,彼得在五年間殺害了13人。他破綻百出的犯案能多次逃脫純屬僥倖,最後被抓到也同樣是出於偶然。

因此,整個“約克郡開膛手”案件的調查過程,就像是一場衆目睽睽下的鬧劇。

但正如劇名所說,它給每個目睹和經歷其中的人,都留下了漫長的陰影。

這也是劇集與紀錄片最大的不同。劇集採用了雙線羣像敘事,一條線索以警方爲主角,一條則聚焦受害者們。

這些在登場時我們便知道最終將被殺害的角色,她們在警方與大多數看客眼中,是“受害者”,是“妓女”,是需要被解決的謎團,是不久後就會被遺忘的名字,但在編劇筆下,她們也成爲了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

1975年的英國,性交易是違法的,很多性工作者已經成家或者是母親,比如頭兩個受害者,威爾瑪和艾米莉,但這份工作是她們唯一的收入來源。

威爾瑪獨自撫養四個孩子,一天夜裡將女兒哄睡着後便出門了,之後再也沒回來。

艾米莉幹上這行,同樣是出於貧困。她和丈夫原本是泥瓦匠,給人修房頂的,但經濟不景氣,家裡又要維持開支,她纔在半夜出門接客。

劇中不止她一人,是在丈夫的默許甚至鼓勵下成爲妓女,出門掙錢養家。但當她們被“開膛手”殺害後,罪責卻回到了她們自己身上。

這種不公在另一名倖存者身上體現得更明顯。

她在路過時被彼得盯上、襲擊,僥倖逃脫後立刻報警,因自稱不是妓女,與警方預設的兇手動機不符,她的證詞在一開始就被警方質疑,審問時受到污衊與羞辱。

因爲事件曝光,她不得不生活在妓女的標籤下,事實是怎樣已經不重要了。

性交易的存在本身就是社會貧富分化的一種體現。在經濟低迷的時代,女性更容易被提供這種向下的道路。正如劇中的臺詞所說,“選擇從事妓女工作”,這種說法本身已經足夠諷刺。

總之,通過羣像的方式,這部劇確實使一個陳舊的案件有了新的思考空間。也正是這些反思,促使陰影逐漸被解開,終有散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