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發強贖!成都銀行決定行使提前贖回權 投資者該如何操作?
財聯社12月18日訊(記者 史思同)強制贖回全部未轉股的“成銀轉債”!11月7日以來,成都銀行15個交易日收盤價超過成銀轉債當期轉股價1.3倍(15.899元/股),成功觸發強贖條款,隨後成都銀行宣佈決定行使提前贖回權。
在業內專家看來,當前成都銀行股價表現良好,儘早贖回轉債可以減少該行未來利息支出,同時也可能會促使部分轉債投資者加快轉股決策。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收盤,成都銀行報16.32元/股,當日跌幅0.91%。
但對轉債投資者而言,“若被強制贖回,可能面臨較大投資損失”。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可以結合對成都銀行股價預期進行操作,若認爲股價未來上漲,可及時轉股進而享受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反之,可以抓緊時間在二級市場以合適價格賣出獲利。
從Wind數據來看,當前成銀轉債投資者轉股節奏正在加快。截至12月18日,成銀轉債未轉股比例已從一週前的40.15%降至28.32%,最新未轉股餘額爲22.66億元。
成銀轉債即將強制贖回,轉債投資者該如何操作?
具體來看,此前2022年4月6日,成都銀行公開發行的8000萬張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總額80億元)在上交所掛牌交易,簡稱“成銀轉債”。同時,“成銀轉債”約定了有條件贖回條款,觸發條件包括該行股票連續30個交易日中至少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的 130%(含 130%)。
從轉股價格來看,“成銀轉債”自2022年9月9日起可進行轉股,初始轉股價格爲14.53元/股,經過三次年度現金分紅後,當前轉股價格已降至12.23元/股。從股價表現來看,自11月7日以來,該行股票已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不低於“成銀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倍(即15.899元/股),觸發了該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
隨後,成都銀行董事會會議決定,行使其可轉債的提前贖回權,按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贖回於贖回登記日收盤後全部未轉股的“成銀轉債”。
“成銀轉債提前贖回,是成都銀行基於可轉債條款和自身經營策略做出的決策。”甬興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鄭嘉偉告訴財聯社記者,從條款看,成銀轉債發行時就設定了贖回條款,目前其股價已滿足相應觸發條件;從成都銀行自身角度看,當前股價表現良好,贖回轉債可以減少未來利息支出。
不過,對該轉債投資者來說,在成都銀行決定行使提前贖回權的情況下,所持轉債除在規定時限內通過二級市場繼續交易,或按12.23元/股的轉股價格進行轉股外,僅能選擇以100元/張的票面價格加當期應計利息被強制贖回。“若被強制贖回,可能面臨較大投資損失。”成都銀行提醒道。
對此,鄭嘉偉進一步分析指出,如果投資者預期成都銀行股價未來還會上漲,就可以選擇按12.23元/股的轉股價格進行轉股,從而享受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如果投資者對該行股價走勢不確定,可以抓緊時間在二級市場以合適價格賣出獲利。但若投資者不操作,選擇以100元/張的票面價格加當期應計利息被強制贖回,則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損失。
強制贖回有利於促使投資者加快轉股,核心一級資本或可得到有效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銀行發行可轉債多是爲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但可轉債只有在轉股後才能實現資本補充。在業內人士看來,若可轉債在轉股比例較低的情形下到期贖回,或不利於銀行自身的資本結構規劃,無法有效緩解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壓力。
對此,成都銀行此前也曾明確表示,本次發行可轉債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支持公司未來各項業務發展,在可轉債持有人轉股後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從實際轉股情況來看,據成都銀行披露,截至12月11日累計已有47.88億元“成銀轉債”轉爲該行普通股股份,佔成銀轉債發行總量的比例爲59.85%。未轉股比例仍超四成,此時強制贖回全部未轉股的轉債,是否有違“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初心?
“雖然目前轉股比例情況下,行使贖回權不一定不利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在鄭嘉偉看來,一方面,強制贖回可能會促使部分轉債投資者加快轉股決策;另一方面,成都銀行可能綜合考慮了自身資本充足率情況、市場情況以及未來的資本補充渠道等多種因素來補充一級資本充足率。
實際上,從Wind數據來看,當前成銀轉債投資者轉股節奏正在加快。截至12月18日,成銀轉債未轉股比例已降至28.32%,未轉股餘額爲22.66億元。
不過整體來看,當前銀行轉債轉股比例普遍不高。Wind數據顯示,目前市場存續的13只銀行轉債中,僅有中信轉債、成銀轉債、南音轉債、齊魯轉債及蘇杭轉債5只未轉股比例低於90%。剩餘轉債中,除杭銀轉債轉股率在5.4%左右,其餘轉股率均在0.1%以下。
“目前銀行轉債轉股比例較低,反映出投資者對於銀行股的估值和未來股價走勢存在謹慎態度。”在鄭嘉偉看來,銀行轉債轉股比例較低可能是因爲銀行股估值偏低,未來發展前景不明確導致的。
因此他建議,銀行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提高轉股比例,如通過降低不良率、提高經營業績等方式來提升股價吸引力,從而促使更多的轉債投資者進行轉股;同時,加強分析師調研和投資者溝通,讓更多投資者瞭解銀行的發展戰略和業務前景,提升投資者對銀行股的信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