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時光深處的溫度——記中鐵科研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院長王逢睿
1998年秋天,21歲的王逢睿站在炳靈寺石窟169窟裡,入神地聆聽炳靈寺石窟專家曹學文的講解。那時的他不會想到,26年後他會作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石窟保護專家再次來到這裡。
20多年來,王逢睿始終保持高度熱情,全身心投入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如今,他帶領着年輕、精銳的團隊,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搭建遺產保護平臺,讓青春的創造力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展現新風采。
堅守熱愛
上世紀80年代,國內重點石窟文物搶救領域陸續遭遇保護難題和技術瓶頸,文博行業在地質、岩土等專業人才和技術儲備上存在較大空白,亟需相關專業人才的支持協助。受四川、甘肅兩地文博機構邀請,中國中鐵科研院的專家將各自在專業領域多年積累的科研成果與工程技術,“跨界”引入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深度參與大足石刻、樂山大佛和敦煌石窟的科技保護工作,由此開創了延續至今的文物保護特色專業,併成立了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
“1998年,單位接到了甘肅省文物局的一個重點項目——甘肅炳靈寺石窟的巖體加固和滲水治理工程。我作爲大學應屆畢業生被分派到這個項目上進行學習實踐。”如今已是中鐵科研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院長的王逢睿回憶說。
炳靈寺石窟是中國六大石窟寺之一,現已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這裡的佛龕與壁畫所蘊含的厚重歷史,使王逢睿這個原本就喜好人文歷史的土木理工男着了迷。“這些珍貴的洞窟文物和文博老師們的精彩講述讓我難忘。那時,我並不知道這些古蹟和我的將來會有關聯,只是覺得與文物相關的工作似乎和我的愛好有些相通之處,所以莫名的喜歡。”王逢睿回憶說。
“就在這個項目上,我遇到了恩師中鐵西北院文物保護專業的創始人李傳珠先生。”從此,王逢睿跟着老師開展了10餘處石窟遺址保護工作,在不斷加深對文物理解的同時,創造性地解決了諸如“大跨度薄頂軟岩石窟穩定性”“脆弱瀕危土遺址加固”等文保難題,而他的職業也就此發生了改變——成爲一名文物保護工作者。
在王逢睿的職業選擇中,有機緣巧合,更有對文化傳承的堅持與熱愛。他說:“老師堅守文物保護一線,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風,堅定了我從事文保事業的決心。”
此後,王逢睿作爲項目負責人帶領中鐵文保團隊與敦煌研究院聯手,以“剛柔並濟、內外兼顧”的組合保護加固新技術,有效治理了莫高窟北區崖體穩定、崖面風化和風沙侵蝕與面流沖刷的多重病害。這一項目也成爲踐行石窟保護新理念的經典案例。“我們最大限度保護石窟風貌,使之成爲文物保護的工程典範。”王逢睿說。
持續創新
接受記者採訪時,王逢睿正在進行樂山大佛周邊環境安全風險預測評估及腿腳部病害系統勘察與保護項目。
“其實文物保護工作離咱們的生活並不遠。你看,我們正在保護修復的樂山大佛,現在已經成了‘網紅’,網友們對修復情況非常關注,我們常常是在‘雲監工’下開展工作。”王逢睿手指大佛滔滔不絕,眼中閃着光。不過仔細看就會發現,他的肩膀看起來不是很靈活。原來,他前不久去高海拔地區調研時遭遇了事故,左肩骨折。
“只要說起文保來,他就全然不知疼痛了。”王逢睿的同事說。在同事眼裡,王逢睿對文物保護到了近乎癡迷的程度,讓人既敬佩又感動。
在樂山大佛的保護修復過程中,王逢睿帶領中鐵石窟保護專業團隊,運用文物信息多元化採集分析、文物本體無損探查與微損檢測、文物賦存環境監測預警等成套關鍵技術,爲樂山大佛做了大規模“體檢”,並採用專有改性材料和精細地質技術,對潮溼環境下石質文物淺表層劣化巖體實施了搶救性修復。
“爲文物進行診斷和治理病害,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過猶不及的‘保護性破壞’。”王逢睿一邊思考,一邊謹慎地進行每一步操作,心中充滿了對文物的敬畏。
在修復過程中,他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對新技術的創新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4月,歷時近半年的四川樂山大佛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完成,樂山大佛正式和遊客見面。“我們做到了!”王逢睿心中滿是對團隊的驕傲。
40多年來,中鐵文物保護工作者在鑽研探索中完成了600餘項保護工程,42項文物保護相關科研課題,獲得50餘項專利,完成5套數字化系統、3部學術專著和多項技術標準,多項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搭建起多個科技創新平臺,如“國家文物局石窟寺保護工程技術集成與應用研究重點科研基地”“磚石質文物建築保護甘肅省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鐵科研院岩土文物保護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王逢睿深知,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團隊通力協作、共同創新,這堅定了他在文物保護道路上繼續前進的決心。
推動互鑑
在文物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讓王逢睿和團隊有了與更多文明交流互鑑的機會。
“我願出一袋黃金,但求看一眼希瓦。”這句在古絲綢之路上流傳下來的諺語,道出了希瓦古城的絕美。
坐落於烏茲別克斯坦西南部花剌子模州的希瓦古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名城,見證了東西方通商交流的盛景。然而,由於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古建築存在不同程度受損。2017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邀請中鐵科研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專家前去希瓦古城,共同進行經學院和清真寺本體保護以及周圍環境整治。
“來到希瓦古城,我們先是採用新的技術手段,對兩棟文物建築進行了詳細檢查,結果發現兩棟建築本體病害爲建築牆體和屋頂變形、整體結構裂縫較多以及建築基礎不均勻沉降等。”王逢睿說。
此時,經過多年技術積累,王逢睿和團隊擁有了較多新技術和高科技裝備,有信心能完成好文物修復工作。
在修復過程中,王逢睿組建了一支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變形監測等方面技術人才組成的文保專業團隊,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和探地雷達等技術,找出了建築沉降的主要原因,採用螺旋鑽孔微型樁和無粘結植筋等微創技術手段對病害建築進行維修加固,解決了磚砌體結構牆體繼續沉降和薄頂大跨穹頂開裂的問題。
修復過程中,團隊學習當地歷史、培育當地匠人,開創了民族宗教建築本土化合作修繕的新模式,在治理建築病害的基礎上,讓這座古城重煥生機。
希瓦古城修復成果得到中烏雙方的高度認可,也推動了文明互鑑。“作爲一名文物保護工作者,能去做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我們感到自豪與驕傲。”王逢睿說。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在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裡,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使一項又一項見證數百年乃至數千年曆史的文化遺產煥發出耀眼的新生機。”在王逢睿心中,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歷史的載體更好地傳承延續下去,已然成爲他的畢生使命。 (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