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國術,續寫傳奇,“功夫電影傳承計劃之AKL功夫傳奇” 啓動

4月20日,中國電影基金會主辦,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與城市發展專項基金、築銘體娛聯合承辦的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功夫電影傳承計劃之AKL功夫傳奇”新聞發佈會在北京首創·郎園Station舉行。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 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姜濤、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執行臺長熊軍功、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第十屆國家督學,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原中國國家武術隊隊長及北京武術隊教練李志洲 (吳京啓蒙恩師) 、築銘體娛董事長遲大衛等相關領導及行業專家、合作伙伴、權威媒體蒞臨發佈會現場,共同見證這一全新功夫文化項目誕生的過程。主持人李蜜主持了本次發佈會。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

▌培育新時代功夫電影人才 再創中國功夫電影新輝煌

本次發佈會是“功夫電影傳承計劃之AKL功夫傳奇”的首次公開亮相,同時也是集衆之力針對中國武術文化傳承發揚和中國功夫影視發展探索之路的一次深入探討。

發佈會開場,由“全國民族樂器傳統器樂”金獎,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笛簫演奏員雷默,聯袂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北京國音雅樂藝術中心音樂總監青年古箏演奏家蘇儀桐,及中醫藥大學武術隊,共同獻上簫箏合奏《笑傲江湖》功夫表演。

中醫藥大學武術隊武術表演

左:蘇儀桐、雷默

隨後,作爲發起單位,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首先發表致辭,闡述了推出AKL功夫傳奇項目的初衷。張部長表示:“實現電影強國目標,要求我們的電影在國內市場紅紅火火的形勢下,要取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和更豐厚的國際票房分賬收入。二十多年來國產電影海外推廣的實踐證明,功夫電影是最有概率取得上述成就的通道之一。”同時,扶持中國功夫電影產業發展,培育新時代的功夫影視人才,亦是中國電影基金會的責任所在。

張丕民強調:“我們不能滿足於當前的電影市場成績,特別是我們功夫電影人在面臨人才斷檔、人才緊缺的局面下仍需繼續努力。具體到功夫電影,我們一定要善於從中華優秀武術文化中汲取營養,大力弘揚中國功夫的美學精神,守正創新,注重在創作中彰顯中國元素、傳遞中國價值、庚續中華武脈。鑑於此,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與城市發展專項基金,在多個具有“武術之鄉”美稱的城市調研和考察的基礎上,擬推出中國功夫電影傳承計劃之AKL功夫傳奇項目,希望打通武術和影視兩個領域的人才交流通道,在武術和電影兩個領域呼籲、倡議併發起功夫電影傳承計劃,培育新時代的功夫電影人才,再創中國功夫電影新輝煌。”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執行臺長熊軍功

▌與中國電影基金會攜手共創中國功夫電影走向國際的新高潮

作爲海外覆蓋面最大的衛視加多媒體的國際傳媒機構,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執行臺長熊軍功表示將與中國電影基金會攜手,促進AKL功夫傳奇項目的國際化進程。“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以文化中國爲核心,以傳播文化溝通世界爲目的,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我們願意與中國電影基金會攜手共同推動功夫電影傳承計劃的落地與發展,挖掘合作潛力,拓展外宣視野,共創中國功夫電影走向國際的新高潮。” 同時,他對於品牌助推國家武術文化出海,傳播好中國聲音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表達了充分的肯定,讓在座的嘉賓深刻的感悟到中國功夫電影重返世界舞臺的深遠意義。

項目聯合發起人、築銘體娛董事長遲大衛

▌以公益促傳承,以創新助發展,幫功夫電影人圓夢

作爲“功夫電影傳承計劃之AKL功夫傳奇”項目聯合發起人,築銘體娛董事長遲大衛詳細介紹了該項目的具體實現方式方法:“以功夫文化爲主線,以公益促傳承,以創新助發展。項目將針對動作明星、功夫導演、功夫電影編劇三大類人才開展公益培訓版塊,面向全球選拔具有功夫電影發展潛力的相應人才,聘請業內功夫、武俠、動作影視明星、實力動作導演、編劇、製片人進行功夫電影相關的培訓和指導。功夫電影傳承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默默無聞的功夫人和電影人,實現他們的電影夢想,爲功夫電影行業輸送更多優秀的青年人才。功夫電影傳承計劃還將立足傳播推廣地方文化特色,用影視賦能文旅、用文旅帶動產業,爲項目落地城市積累品牌和文化資產、提升關注度和影響力,也帶動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AKL功夫傳奇”首批特聘導師團揭曉

編劇張炭: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一張超級金卡

發佈會現場,主持人宣佈前中國國家武術隊隊長及北京武術隊教練李志洲 (吳京啓蒙恩師) ,香港知名編劇張炭,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第十屆國家督學,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成爲功夫電影傳承計劃的首批特聘導師,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姜濤頒發聘書。

雖然張炭未能到場,但專程錄製VCR表達成爲導師團一員的喜悅,“我非常榮幸能得到中國電影基金會的邀請,成爲功夫電影傳承計劃的導師團的一員。中國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一張超級金卡,它在全世界擁有非常多的觀衆和巨大的影響力。除了是非常好看,有刺激性的視覺效果之外,功夫電影它本身彙集了我們中華民族文明,從中可以看到中國人的浪漫、氣節與擔當。”同時,張炭先生也講述了自己投身功夫影視事業的一些感悟,“我作爲功夫電影的一個創作者,見證過功夫電影的輝煌,也目睹過功夫電影的低迷,下一波功夫電影事業的高潮在哪,我也在期待着。”對於功夫電影傳承計劃,張炭先生表達了發自內心的期許,“功夫電影需要諸多高規格的人才參與共同完成,本次中國電影基金會讓我看到了可預見的未來,很高興成爲功夫電影傳承計劃的導師,爲中國功夫電影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左:姜濤、遲大衛【遲大衛代張炭領取了證書】

左:姜濤、李志洲

左:胡敏、賈磊磊

賈磊磊:中國功夫電影給世界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色彩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第十屆國家督學,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在接受聘書時動情地表示中國功夫電影給世界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色彩。

“我覺得中國的電影因爲有了武俠有了功夫,它給世界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色彩。首先中國武術注重禪武合一,也就是說除了功夫之外我們還有精神,武是我們的技能技藝,而俠是我們的精神。俠義精神非常的了不起,這是全人類共同美好的遺產,這點特別重要。另其次,1924年中國就有武術指導這個行業。這批人爲我們中國電影的拍攝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撐力量。而中國武俠電影功夫電影消解了電影裡原來暴力的殘酷性,把武打的場面變成一種武術的舞蹈,也就是武術之舞,使銀幕上的動作非常好看。當年《臥虎藏龍》在加拿大放映的時候,加拿大的媒體說這是一部沒有芭蕾舞的芭蕾舞的電影,爲我們世界電影帶來非常重要的光彩,也是我們中國人的一份特別了不起的榮譽,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

此外,他宣佈向功夫電影傳承計劃贈與新書《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將發佈會氛圍推向高潮。《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由賈磊磊和50多位研究電影的專家耗時20多年編寫完成的書。記錄了39位中國武俠電影傑出創作者的採訪紀錄,以多重視角全面回顧了中國武俠電影歷史上武術指導、動作導演和動作演員的創作歷程。

▌“功夫電影傳承計劃全球海選評審團”揭曉

爲了從萬千武術從業者中挑選有潛力的功夫電影傳承苗子,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與城市發展專項基金特別邀請了中尊世紀影業導演陳亞蓮、動作指導嚴華 (代表作:《流浪地球》) 、動作指導李珩 (代表作:《導火線》) 、 《迫在眉睫》導演張軒南、《戲鬼刀》導演陸君、《新龍門客棧》動作導演高小瑞、《陳情令》動作導演仇奎以及功夫電影人杜宇航、劉建、以及奧運冠軍林躍,組成"功夫電影傳承計劃全球海選評審團"。

功夫電影傳承計劃全球海選評審團

作爲一位功夫電影的導演,中尊世紀影業導演陳亞蓮領取聘書時表示:“我深知中國功夫電影所承載的責任與擔當,也深知每一部作品對於傳承和推廣中國功夫文化的重要性。於我而言,加入這次評審團,既是榮譽,也是鞭策,因此,我將以功夫電影行業專業的精神,嚴謹的態度,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爲中國功夫電影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亞蓮

作爲一名功夫電影人,杜宇航則強調功夫電影對他而言不僅僅是一個職業,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拍攝,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功夫電影的熱愛跟傳承。這次加入評審團,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將帶着功夫電影的熱愛跟敬畏,爲中國功夫電影人才培養的事業盡一點點力。”

杜宇航

▌功夫電影人薪火相傳 袁和平趙文卓錄ID打CALL

實現電影強國目標,功夫電影人責無旁貸。薪火相傳更是重中之重。“袁八爺”袁和平帶領着林迪安、吳永倫等武術指導將中國功夫打入好萊塢,將“中國功夫+西方特技”成了好萊塢動作片抓人眼球的必殺絕技,成爲西方電影產業流水線上的一種基本模式,助力功夫文化傳遞到全世界。而中生代功夫電影人謝苗、趙文卓、吳樾、葛祥龍接力傳遞老一輩功夫電影人的功夫精神。

雖然不能到場支持,功夫明星趙文卓、謝苗、趙文卓以及著名武術指導袁和平、林迪安、吳永倫、葛祥龍等業內人士通過大屏隔空送上了對“功夫電影傳承計劃之AKL功夫傳奇”的祝福,及對中國功夫電影事業發展的期待。

▌功夫電影傳承計劃 助力實現電影強國和文化強國目標

習總書記說,中國武術是一種中國的一種特有文化,是中國的文化品牌,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武術作爲載體進行教育,對傳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價值。而傳承與弘揚中國功夫,離不開功夫電影。作爲我國特有電影體裁,功夫電影注重中國文化彰顯和民族精神的挖掘,展現獨特的東方審美與價值,深受國際觀衆追捧。中國功夫更是因功夫電影的國際傳播而成爲世界通行文化符號。實踐證明,在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通過電影語言傳承、傳播中國功夫文化,在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振奮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外,《“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電影強國目標,彰顯中國精神、 中國價值、 中國力量、 中國美學的精品力作要不斷涌現。而功夫電影以其獨特優勢,恰是在新時代能承擔起實現電影強國和文化強國目標的最佳種子選手。

與此同時,中國功夫也面臨着一系列問題。比如:新一代年輕人對中國功夫概念模糊、認識片面,不能正確理解中國功夫的文化內涵。而中國功夫電影人也面臨青黃不接、後繼乏力的局面。

新時代如何再創功夫電影輝煌,弘揚中國武術?由中國電影基金會發起的“功夫電影傳承計劃之AKL功夫傳奇”應運而生。

新時代,新徵程。AKL功夫傳奇站在新的起點,將秉“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助力建設電影強國”之初心,逐“傳播中國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之使命,堅持“以武爲體,以影爲用,武以影載,道以武傳,體用傳承,守正創新”的理念,通過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功夫電影人傳承計劃,發現、發掘、扶持、培育一批有訓練有素、熱心功夫傳承和電影事業的功夫電影傳承人,以動作替身、功夫明星、武術指導、武俠編劇、動作導演等不同身份繼承功夫電影的傳承事業,從功夫短視頻的矩陣傳播、電視電影的拍攝製作到功夫電影的揚帆出海,以視聽語言、電影語法重新挖掘、整理、保護、詮釋和傳承功夫文化,促進中國功夫電影繁榮發展,助力電影強國和文化強國目標的早日實現,譜寫新時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壯美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