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患者符合2條件免住院 即日起可返家「自主健康管理」

示意圖。(達志影像)

猴痘疫情升溫,我國已累計25例個案,包括18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疾病管制署昨(13)發佈致醫界通函表示,考量猴痘傳播具侷限性,且以性接觸傳播爲主,專家會議決議調整猴痘個案處置流程,即起符合2條件的疑似或確診個案,可返家自主健康管理,相關細節下週將會出爐。

疾管署表示,猴痘初期症狀表現較不典型,不易與其他傳染病區分,爲鼓勵通報採檢避免延遲診斷,另考量猴痘傳播具侷限性,須長時間密切接觸或親密接觸纔有較高傳播風險,一般日常生活、工作接觸等感染風險低,因此依專家會議決議調整個案處置流程。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即日起疑似或確診個案由臨牀醫師評估重症風險因子及家中條件等因素,若無住院治療照護之需要,且家中條件可符合1人1室,即可返家「自主健康管理」,共分爲兩階段,由地方衛生單位依階段提供衛教和追蹤關懷;如符合臨牀條件,應由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就醫,經醫師評估後結束該階段自主健康管理。

羅一鈞表示,疑似個案通報採檢後,如經評估無需立即收治住院,可先行返家等待檢驗結果,這段期間需自主健康管理至檢驗結果陰性排除爲止;如檢驗結果爲陽性確診,由個案居住地縣市衛生單位聯繫通知個案陽性檢驗結果,並再次確認返家確診個案有無相關就醫需求,並依個案狀況進行後續住院或居家自主健康管理。

疾管署籲請醫界朋友提高警覺,診療病人時若發現符合「猴痘」通報定義,如皮膚病竈(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皰等),及病人出現有發燒(≥38°C)、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症狀,臨牀醫師無法以其他已知病因解釋,請於24小時內至「傳染病通報系統」(NIDRS)進行通報,並採集檢體送驗。

另外,第二階段猴痘疫苗共開放3萬名額,10日下午開放登記。疾管署今公佈最新統計,截至14日中午,共有22235人完成接種意願登記,系統將依據民衆登記順序與所選擇醫院可提供接種名額,依序寄送電子郵件通知民衆進行門診預約掛號;請民衆完成預約掛號,並依掛號時間前往醫院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