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中繼站!新北賞鳥勝地 貢寮田寮洋

田寮洋空拍全景。(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農人與黑鳶。(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田寮洋鑲嵌地景。(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貢寮區以海洋音樂祭、福隆沙雕、福隆車站便當、草嶺古道及貢寮鮑聞名,但許多人不知道貢寮也是臺灣重要的候鳥中繼站,農業局推薦一處絕佳賞鳥勝地貢寮田寮洋,草澤、水田、埤塘、溪流等多元環境成爲各類型候鳥來臺過冬的重要棲息地,喜愛賞鳥的民衆不可錯過。

過去在田寮洋地區,農民因害怕水田遭雙溪河氾濫沖刷帶走田土,故在一期水稻耕收割後僅會於來年春季插秧前進行耕地翻犁,後因雙溪河整體治理改善,田寮洋雖已不受洪水氾濫所苦,但農民耕作習慣依舊,也因此下半年田區仍呈現旱地草生狀態,不利冬季抵臺的涉禽候鳥覓食利用,於是近年來新北市農業局與人禾基金會合作,因應冬季候鳥來臨的季節,提早於每年10月再進行一次翻犁作業,讓田區維持低水位狀況,友善了候鳥棲地場所。

人禾基金會保育處長薛博聞表示,貢寮田寮洋地理位置是候鳥遷移路線重要的中繼站,依據全世界最大的鳥類紀錄資料庫eBird平臺顯示,田寮洋紀錄到的鳥種數已高達343種,主要源自於當地多元的棲地類型,提供各種鳥類利用,例如會利用埤塘的小水鴨、琵嘴鴨;草澤中常見的褐頭鷦鶯、紅尾伯勞;覓食於水稻田及田埂的小環頸鴴、東方黃鶺鴒;天空中飛翔的黑鳶、魚鷹;次生林裡鳴叫的五色鳥、小彎嘴畫眉等,另外今年入冬之後,更記錄到白琵鷺、粉紅椋鳥、冠𬸯鷈等在臺灣較爲稀有鳥類,如此豐富的生態使的田寮洋成爲臺灣最重要的賞鳥勝地。

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新北市府持續鼓勵農友投入有機友善行列,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以達到保護生態環境及飲食安全目的。目前新北市各地已取得翡翠樹蛙、臺灣藍鵲、食蟹獴、大冠鷲等13項綠保標章,友善耕作面積已達267.5公頃,有機耕作面積達311公頃。邀請大家下次來到貢寮時,不妨來田寮洋看看這片與野鳥共享的土地,尋找小水鴨、黑鳶、鷺鷥的身影,一起支持在地農友們對友善環境所做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