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下最後通牒 柯P鬆口「沒說一定要全民調」:只是要公平規則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表示,他一開始並沒有說一定要全民調,他只是說總要有公開、公平的規則,還形容藍白「政治DNA不合」,他不太贊成在那裡喬,「喬到最後就密室政治,後來就變分贓政治」。(楊亞璇攝)

在野整合瀕臨破局,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對總統人選產出方式各持己見,據瞭解,侯友宜也撂話,週五就是最後談判期限,過了就什麼都不用再談。柯文哲今表示,他一開始並沒有說一定要全民調,他只是說總要有公開、公平的規則,還形容藍白「政治DNA不合」,他不太贊成在那裡喬,「喬到最後就密室政治,後來就變分贓政治」。

柯文哲今天下午舉行競選總部開箱記者會,並接受媒體聯訪。對於是否可以接受當副手,只是要用全民調的方式?柯文哲迴應,他一開始並沒有說一定要全民調,他只是說總要有公開、公平的規則,也不要說比賽規則,就是公開、公平的規則。

他說,因爲後來他發現,這叫理念上的不同,對民衆黨來講,真的就是很強調SOP、程序正義、按表操課,可是有時在臺灣傳統政治上都是要用「喬」的,很奇怪,應該叫政治DNA的不合。

柯文哲重申,他沒有說一定要全民調或幹什麼,但總要有一套公開、公平的規則,因爲雙方都有支持者,要有讓雙方支持者都可接受的一個解決方案,他是不太贊成在那裡喬,後來他懂了,「喬到最後就密室政治,後來就變分贓政治」。

他表示,自己當時也講,如果真的要再見面,下次一定要公開,因爲民衆黨是強調公開,結果一去那裡,奇怪,怎麼外面都是記者埋伏在那裡?奇怪,「下次我一定不要再什麼密室政治,我就是公開透明」。

至於明天是最後期限嗎?若總統沒合的話,是否就連立委都不用談了?柯強調,從一開始他就講,政黨與政黨合作,從政策綱領到總統選舉、立委選舉,還有選舉結束後,聯合政府怎麼組閣,或是在立院院長、副院長、各委員會召集人怎麼選舉、合作,甚至再往下,日後議案上怎麼合作或是有爭議時怎麼處理,對他來講,當然也不可能100%完全合作,若完全一樣,乾脆就變同一個黨就好了,「但是也不應該用某一個去綁架所有其他人,這是我的態度,我相信朱主席應該也會認同這個理念」。

柯文哲認爲,在臺灣歷史上從沒聯合政府前例,所以有時在過程中一定會有磨合,他倒覺得大家也不用太緊張,就當作是個臺灣民主政治往前走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小挫折、小波瀾,他還是相信臺灣民主會往前進, 但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問題,一個一個去把它克服掉。

柯文哲認爲,在這場選舉中,也因爲因應三黨不過半的概念,才第一次有機會去思考聯合政府,不然以前兩極對抗,哪有聯合政府問題?也因爲有此概念,他纔想說,若爲了臺灣長治久安,是不是最後目標是走向內閣制,他倒覺得在這場選舉中,打破民選皇帝制。

柯文哲指出,現在國民黨、民衆黨都同意總統到立法院去做國情報告,也接受立院黨團質詢,不要說質詢,「一開始我直接寫說質詢,他說不要、不要,先寫聽取建言,再做綜合答覆,其實這就是質詢,你講了、我再回答,這不是質詢是什麼?」自從2000年後,總統根本沒機會到立院答詢,有時大家用比較正面態度來看待這些問題,意思就是說,臺灣的民主政治還是會往前進,但就是每個動作都讓臺灣可以往前進步,這樣就好了。

此外,對於是否有跟侯友宜說過,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和智庫執行柯志恩都比侯好?柯文哲回稱,「如果只有兩個人在,請問這個消息怎麼傳出來的?還有一點,講的到底有沒有失真?」如果是兩個人的談話,現在會流出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還有,如果是有誰流出去,自己要去還原當天是怎麼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