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健康調查1/疫苗猶豫 口罩幼兒世代健康受威脅

「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發佈,臺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右起)、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鬆、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臺中榮總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伯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彰基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共同參與。

近兩年出生的寶寶被喻爲口罩世代,受新冠疫情影響,出生後幾乎口罩不離身,這也承受「免疫負債」之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公佈「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分析發現,曾自費打疫苗的家庭中,除了常規疫苗、新冠與流感疫苗,僅8.38%的家長讓寶寶接種其他種類疫苗,「疫苗猶豫」比率偏高,讓孩子身陷感染危機。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於今年9月26日至10月22日進行網路調查,有效樣本2167份,受訪者居住地遍佈全國22縣市,其中口罩幼兒世代家庭(育有2歲以下嬰幼兒)1721份,佔79%。

進一步分析幼兒家長對於預防接種的態度,7成5對於預防接種的種類或是接種時程、方式感到疑惑,5成1認爲,預防接種的地點太遠,造成阻礙。3成6表示,接種前需要預約,無法隨到即打,影響接種意願。2成1則是擔心副作用。

調查另發現,在1182位曾自費打疫苗的口罩幼兒世代家庭中,只有不到1成的口罩幼兒世代家庭,會爲家中嬰幼兒施打常規疫苗、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外的其他種類疫苗提升保護力。

如有新的預防接種方式,願意自掏腰包5000元以下預防接種者佔所有家庭的8成。

民衆對疫情新聞疲乏  加深疫苗猶豫

「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已成爲重要的公衛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9年將其列入全球10大健康威脅。這項調查發現,9成6口罩幼兒世代的家庭認同,自身施打疫苗意願,會影響家中嬰幼兒、長輩的接種與否。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表示,從各大健康網站觀察,疫後民衆對疫情、疫情等新聞感到疲乏,而從調查中也看出,顯示在健康決策上,國人也和其他國家一樣,也出現「疫苗猶豫」。

後疫情階段,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仍潛伏於社區中,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腸病毒更是蠢蠢欲動,趁虛而入,對於身處「免疫負債」、感染風險極高的口罩幼兒世代來說,本已危機四伏,現又面臨「疫苗猶豫」,更易陷入多種感染風暴。

口罩幼兒世代飽受呼吸道融合病毒威脅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臺中榮總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伯彥發表「嬰幼兒多重呼吸道感染急重症防治─以RSV爲例」專題演說,他表示,臺灣連續兩年都出現一波RSV感染高峰,但感染對象不再於侷限兩歲以下幼兒,而擴及至三四歲幼兒,因爲這羣大孩子們出生後幾乎與口罩爲伍,保護得太好,對於RSV等呼吸道病毒,幾無抵禦能力,而這就是所謂的免疫負債。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表示,今年九月起,兒科診間患者明顯增加,實驗室進一步分析,病童感染病毒種類衆多,包括,流感、腺病毒、腸病毒、副流感、諾羅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其中又以呼吸道融合病毒最令人擔心,因爲感染案例急速增加,彰基實驗室檢驗535個病童檢體,超過一半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陳家玉指出,新冠疫情期間,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個案明顯下降,受到免疫負債影響,「最近幾個月幾乎全跑出來」,平均每天至少收治10名呼吸道融合病毒病童,有些病情危急,必須住院觀察。

中榮、彰基等醫院監測系統警示,流感、RSV、副流感等病毒已於社區流行,且愈來愈沒有季節性之分,不可預期,專家建議,擴大監測、通報系統,提高第一線醫師警戒。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興DNA檢測技術問世後,以往不易篩檢的呼吸道融合病毒、肺炎黴漿菌、人類肺炎間質病毒也能被找出來,以便醫師擬定治療策略。

醫界呼籲RSV預防接種納入幼兒公費

最近一年來,流感病毒、新冠病毒、RSV嚴重威脅美國社區安全,爲此,衛生部門提供孕婦RSV疫苗,另建議銀髮族、免疫低下族羣也應施打此疫苗。

RSV目前只有支持療法,但是可以預防,國際針對嬰兒、孕婦、老人等脆弱族羣積極開發預防方式。兒科、感染科醫師呼籲政府將呼吸道融合病毒預防接種方式納入公費。

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我國疫苗政策系由專家主導,必須精算接種成本效益,目前肺炎鏈球菌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爲「建議接種名單」的前兩名。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於上半年討論腸病毒納入公費接種的可能性,建議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比照辦理,提出申請,交由專家審議。

羅一鈞指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於上半年討論腸病毒納入公費接種的可能性,建議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比照辦理,提出申請,交由專家審議。

除了疫苗接種,想減少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風險,陳家玉表示,家長務必讓幼兒養成勤洗手、咳嗽時戴口罩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並減少二手菸污染。至於幼兒園、託嬰中心,如確定幼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應讓病童請假,尚無症狀者也建議暫時在家休息。

洪淑惠指出,聯合報於今年三月舉辦舉辦「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衛福部官員、六都執政團隊等代表齊聚一堂,討論預防接種、母嬰防護力等相關政策。半年後,發佈「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期盼政府及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幼兒健康議題。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出席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發佈會時認爲,提升民衆施打疫苗意願是政府未來重要的任務。記者黃仲裕/攝影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表示,九月起兒科患者明顯增加,實驗室進一步分析,病童感染病毒種類衆多,包括流感、腺病毒、腸病毒、副流感、諾羅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其中又以呼吸道融合病毒最令人擔心,彰基實驗室檢驗535個病童檢體,超過一半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記者黃仲裕/攝影

疫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出席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發佈會時,特別感謝醫療單位在防疫期間對於推動公共政策的努力。記者黃仲裕/攝影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臺中榮總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伯彥出席後疫情時代健康大調查發佈會時表示,新冠已成爲傳染力高,致死疫低的流行性傳染病。記者黃仲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