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觀察丨湖北明確“楚天好”茶爲省域公用品牌,首批20家茶企獲授權使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 實習生馬小雨 武漢報道

湖北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里程碑。4月18日,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崔永紅在湖北省茶產業品牌建設新聞發佈會上指出,將“楚天好”確定爲湖北省域茶產業公用品牌,已由省茶葉協會完成商標註冊,這標誌着湖北茶產業品牌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更加有力引領全省茶產業發展。

針對“楚天好”茶品牌運營管理與品牌影響力提升的問題,湖北省茶葉協會副會長李雲指出,將從品牌管理辦法的制訂和實施、品牌運營中心的打造以及開展“楚天好”茶系列宣傳活動三方面展開工作。

首先,在湖北省茶產業鏈工作專班的指導下,制定並頒佈《湖北省“楚天好”茶品牌管理辦法》,明確品牌使用的基本要求、授權管理和品牌申報等內容,範圍涵蓋茶產品、茶製品和茶文旅等,服務全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湖北省各市州的20家茶企將成爲首批授權使用“楚天好”茶的企業,涵蓋湖北七大區域公用品牌和出口茶企。

其次,規劃建設“楚天好”茶品牌運營中心,打造集展示展銷、數據分析、洽談交流、品鑑體驗等功能爲一體的茶文旅融合場館。同時,開展沿海行、邊疆行、海外行與網上行等茶系列宣傳活動,全方位展示湖北茶產業發展狀況,幫助企業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當前,湖北省茶葉加工企業超5000家,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省級149家,19家企業入選中國茶葉流通協會2023年度重點茶企。湖北茶品牌體系價值也持續提升,2023年,赤壁青磚茶、恩施玉露、武當山茶、英山雲霧茶、宜紅工夫茶等重點品牌價值達到176億元。

“楚天好”省域茶產業公用品牌的確立也是湖北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此前,湖北省曾制定出臺《關於實施十大行動推動湖北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即“茶十條”,包含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優化、標準建設等“十大行動”,以促進湖北茶產業品牌體系、標準體系與營銷體系的形成。

“推動‘茶十條’落實落地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湖北茶產業鏈建設的首要任務。”崔永紅表示,在推進企業增效方面,加快推進柴、煤改電改氣和關鍵環節“機器換人”,支持茶葉深加工產品規模化生產;在推進茶農增收方面,支持五峰縣加快推進茶產業社會化服務試點,不斷強化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和人才培養,提升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聯農帶農水平,持續降低茶葉生產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茶品質標準建設上,湖北省現有各類涉茶標準160多項,其中省地方標準71項。湖北省農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楊園園表示,將開展聯合大攻關,聚焦省級茶葉重點區域品牌,圍繞茶葉全產業鏈開展專用品種、茶園種植、茶葉加工、產品品質、質量安全等系列標準的制(修)訂,實現“生產加工有標可循、質量安全有標可依、管理服務有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