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荷花

雪 櫻

荷花一開,風裡就能嗅出夏天的味道。進入7、8月份,在濟南,賞荷、拍荷、誦荷,成爲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我喜歡荷花,小時候常跟着大人去大明湖畔乘涼。我鍾愛雨中的荷,雨打荷葉啪啪作響,自帶“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架勢,又像跳蕩的水銀,被霧籠罩。而荷花兀自綻放,靜氣盈面,一派安然自足的模樣,凝視之間心生敬畏。

濟南種植蓮荷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魏晉時期,便開始大範圍種植荷花。唐代荷田已成規模,因荷花衆多而被稱爲“蓮子湖”。直到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一直沿用至今。

荷香深處有詩意,有風雅。大明湖還是魏晉人士“碧筒飲”的發源地——採摘新鮮荷葉,向內捲攏如盞,盛酒,然後將葉心捅破,使之與葉莖相通,從莖管中吸酒。“酒味雜蓮氣,香冷勝於水”,這便是“碧筒飲”,彎曲狀若象鼻的莖管被稱作“象鼻杯”。

因湖中物產,又有了荷葉粥、荷葉飯、藕粉圓子、炸荷花瓣等,成爲尋常百姓家的佳餚。曾在齊魯大學任教的老舍先生,品嚐過友人做的香油炸蓮花瓣,頗感新奇,稱之爲“濟南的典故”。

夏日的一個上午,我和友人逛大明湖,賞荷花。那天早上剛下過一場雨,空氣中縈繞着淡淡荷香,清心悅目。一進大明湖景區西南門,只見荷花環湖而立,開得錯落有致,經藕香榭,過玉函橋,柳荷之美盡收眼底。

環湖荷花,大致有十三個荷區,以紅蓮、白蓮、重臺蓮、碧蓮爲主。漫步湖邊,往哪走都是美的洗禮。南岸荷花綿延成勢,圓蓋連着圓蓋,一直蔓延到九曲亭,荷花如箭,筆直高挺。此處視野開闊,遠處的歷下亭、超然樓與荷同框,小水鴨嘎嘎歡叫。

很多市民在此拍照,或前傾或半蹲,甚至索性席地而坐。如今,大明湖從“城中湖”變成“百姓湖”。今年以來實施大明湖南岸透湖工程後,“一湖一環”綠道連通,大片荷塘舉目可見,接天蓮葉無窮碧。

不覺中,我們移步北岸小滄浪亭,兩片荷塘圍有護欄,紅荷白荷交織,亭臺廊榭點綴,頗有古典氣息。南豐祠的雨荷廳則是網紅打卡地,往年常見並蒂蓮,素有“水中君子”美譽。此地乃是園林奇觀,引得衆人圍觀,不少電視劇於此取景。只見眼前一枝小荷翩躚如舞者,露出的尖尖角,恍若正自在旋轉,又像綻放前的攢勁,以力求完美的呈現。我不禁心生感動,爲一枝粉荷的向上努力而觸動,盛開就要全力以赴,凋謝也不心灰意冷。

環湖沒有圍欄,讓人與荷更加親近。有個身着漢服的小女孩跑上前,手執一支鮮荷,興致滿面。媽媽在遠處爲她拍照。定格的瞬間,小女孩也站成一支小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3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