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通車了

民衆搶買票,體驗首發動車。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鐵路1日舉行開通儀式。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開通吸引民衆搶拍珍貴鏡頭。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通車。

7月1日上午,歷經6年建成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暨滬蘇通鐵路正式開通營運。這是南京長江大橋至長江口345公里江面上建成的首座公鐵兩用大橋,這是大陸自主設計建造的世界上首座主跨爲千米級的長江公鐵大橋。

當日11:28,滬蘇通首發車C3839次駛離南通西站,首發車幾乎節節車廂都是滿員,沿線衆多市民掐點搶票只爲搶先體驗在家門口坐上高鐵進上海的感覺。

列車上可賞美景

9:09 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舉行了大橋和鐵路開通營運儀式。

9:36 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上,復興號列車和貨運班列,實現了歷史性的交會。

11:28 南通西站首發列車C3839次從南通西站發出,上海站的始發列車C3836次也相向而來,滬蘇通鐵路正式開通。

11:35 南通開出的列車駛上滬蘇通大橋,2分03秒後通過。江上百舸爭流,景色壯美。

C3839次自南通開出,經92分鐘,到達上海站。據瞭解,雖然7月1日首發車並不是最快的,但從7月2日開始,就有最快1小時06分的動車組列車,發車時間是22:08。

泰州赴滬變方便

滬蘇通這條線路的開通,也使得蘇中泰州、揚州等江北市民坐火車去往江南無需通過南京中轉,可一路直達上海。

今年76歲的陳存煊先生,是道道地地的泰州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工作以及私事常常到上海。說起那時到上海,陳老先生連聲表示「去一次,很不容易。」那時,泰州到上海沒有陸路交通,只有水路一個選擇──乘客輪。陳老先生回憶,當時,泰州高港開往上海大達碼頭的客輪名叫「新鴻」輪,下午4點開船。開船不久,客輪便開始對外賣客飯,旅客每人憑船票,再花1毛5分錢,可以買一份蓋澆飯。次日上午,船一進上海吳淞口,船上工作人員便開始對睡上層臥鋪的旅客收羊毛毯和枕頭。睡通鋪的旅客忙着洗漱。上午8時許,客輪便到達上海大達碼頭。「前一天7點出門,算一算前後要25個小時。」

「現在真是不可想像,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上海了。」資深媒體人沈傑感慨,真的是現代交通拉近了泰州到上海的距離。沈傑還透露,眼下小孫子已經放暑假,兒子買了從上海虹橋火車站開往泰州的動車票,讓小孫子坐動車回泰州,見證泰州動車開通這一歷史時刻。

3城市跨江融合

1日17:18,滬蘇通上層公路橋面比預定時間提前開放。在張家港工作的朱文打開手機導航發現,蘇通大橋上已是黃色到紅色的狀態,新開通的滬蘇通大橋卻是綠色的,「我一下班就帶着孩子上橋回南通老家看爸媽了,半小時一點不堵。」

據瞭解,大橋開通後,日通行量預計達1.5萬輛,將有效緩解江陰大橋、蘇通大橋通行壓力,全省高速路網結構優化實現新突破;南通、蘇州、無錫兩岸三地從「隔江相望」到「跨江融合」,區域協同發展步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