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披露 陸封控鬆綁 恐延到明年底

大陸7日新增843例本土確診及6,632例本土無症狀感染,累計7,475例本土感染。其中廣東疫情續升溫,通報2,649例感染個案,佔當日大陸感染總數超過三分之一,又以廣州災情最嚴重,通報2,377例。

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張屹表示,海珠區仍是本輪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區內新增感染人數持續走高,社區傳播風險仍然較大。經研判決定,原定7日結束的管控措施延長至11日,包括繼續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加強核酸檢測力度等。

其他省市情況方面,內蒙古新增1,794例,河南和新疆分別新增747例和655例。北京新增64例,包括1例社會面感染個案。上海新增3例。

大陸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5日重申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但外界持續關注大陸防疫政策何時調整。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在實行近三年的嚴格防疫限制措施後,大陸領導人考慮採取行動轉向重新開放,但進展緩慢,也沒設定時間表。

報導指出,大陸官員愈來愈關切實行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代價。動態清零導致城市乃至整個省份的封控,使數以億計的人閉門不出長達數週,有時甚至是數月,抑制了商業活動。但他們正在這些情況與重新開放對公衆健康,以及中共所獲支持的潛在影響之間權衡。

該人士說,儘管動態清零政策的影響日益加深,但大陸官員仍謹慎行事,這意味着要讓生活恢復至接近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時間表將延到靠近明年年底的某個時候」。

花旗集團日前指出,目前中國重新開放的方向非常明確,但放鬆將是逐漸的、非一次性的。該行認爲,防疫放鬆路徑並無明確時間表,政府將在條件具備時開始放鬆,如果沒有大的衝擊,就會加速。報告預計,防疫放鬆在農曆新年前後,以及明年3月兩會之際,可能會更加謹慎,之後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