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以數量優勢重塑南海局勢
10月22日至少15艘中國船隻在仁愛暗沙附近就位,在菲律賓護航船隊接近時展開快速繞行、繞圈、橫切船頭等舉動。(圖/ 路透社)
中國與菲律賓爆發南海爭端之際,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9日的報導分析中國如何在南海以數量優勢來壓制對手。
這篇題爲「蜂擁圍堵—中國艦船控制南中國海的戰術」的報導指出,10月22日,至少15艘中國船隻在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中國稱「仁愛礁」)附近就位。當來自菲律賓的護航船隊接近時,這些中國船隻突然展開了一系列操作,包含快速繞行、繞圈、橫切船頭。
而中國艦船的數量是菲律賓艦船的4倍。
報導指出,這體現中國所使用的策略,即利用數量方面的巨大優勢和在南海的一些前哨基地向對手施壓。中國船隻一接到命令就能快速移動,一擁而上阻擋對方的船隻,甚至在距離本國海岸數百英里的地方也能如此。
報導強調,中國以此舉大力重塑了南海局勢。中國在這一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水道上投射力量,擠壓其他國家,並把例行巡邏變成危險行動。
報導提到,北京方面部署的不是引人注意的淺灰色戰艦,而是海警和海上民兵。中國海警和海上民兵組織的規模全球居首;這些民兵通常由國家資助,訓練有素,與海警配合密切。
報導引述史丹佛大學戈爾迪結國安創新中心(Gordian Knot Center for National Security Innovation)的「海洋之光」(SeaLight)項目負責人鮑爾(Raymond Powell)說:「中國爲自己提供的保證是,基本上,中國總能派出比菲律賓更多的人員,而且幾乎隨叫隨到。」
報導並提到,中國此前將美濟礁(Mischief Reef)建成了一個島嶼,之後又建成一個配備有飛彈、雷達和跑道的軍事基地。
報導指出,中國訓練有素的民兵與海警可從美濟礁等中國基地獲得補給。
鮑爾表示,如果沒有美濟礁,中國「就幾乎不可能派出這種水準的兵力來攔截」。
除了美濟礁,中國還有渚碧礁(Subi Reef)和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幫助其維持可部署到各個熱點地區的增援力量。
報導指出,每次菲律賓船員離港前往仁愛暗沙執行補給任務時,他們都知道中國人會在那裡等着他們,而且數量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