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繁葉茂》B站出圈,如何講年輕人喜歡看的故事?

“終於在電視上看到南方的農村了。”B站上看似一句平淡的彈幕,道出了《花繁葉茂》的不同尋常之處。

接下來,“不脫貧不放手”“ 基層幹部的辛苦指數,決定了鄉親們的幸福指數”,這一句句看似“主旋律“的臺詞,居然在B站的彈幕上輪番出現,並且作品人氣高漲,剛一播出就拿下了9.4的高分。

每天還被年輕網友集體催更,說自己看不夠。

令人更驚奇的是,這部劇裡,沒有人氣小鮮肉,沒有狗血刺激的劇情,它是一部紮紮實實講故事的,講述西南鄉村脫貧攻堅歷程的電視劇——《花繁葉茂》。

《花繁葉茂》改編自歐陽黔森創作的報告文學《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由歐陽黔森擔任總製片人及編劇,中央電視臺、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出品,著名導演、演員尚大慶擔任導演,實力演員王迅、朱墨、邵峰、尚大慶領銜主演。

5月11日以來,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

王迅飾演的花茂村村主任唐萬財一出場,豐富的表演經驗和紮實的人物塑造功底將一個鬼點子很多、卻又踏實肯幹、紮根鄉村的角色形象展現給觀衆,生動躍然於熒屏。

“很多鄉村觀衆、或者對脫貧攻堅有了解的觀衆都能在唐萬財這個人物身上看到真實鄉村基層幹部的影子。”

作爲“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之一,《花繁葉茂》的故事背景,不是是憑空想象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即是貴州遵義的花茂村。

總製片人、編劇歐陽黔森爲了寫好這部劇,在農村考察採訪了多年。所以劇中幾個事例都很貼近當下農村的現狀。

比如開頭的農村青年面臨着想進城打工和家裡田畝無人管的矛盾,幹部下基層是否爲了鍍金的疑惑,包括很多脫貧攻堅過程中會產生的問題,都是真實存在,能引起觀衆共鳴和討論的。

唐萬財和歐陽采薇的不同視角

劇中,鄉親們都管王迅飾演的唐萬財叫“唐三草”。

如果把唐萬財這個角色看作中國鄉村基礎幹部的一個縮影,那麼王迅將唐萬財詮釋出來的細緻入微,讓他簡直成爲了中年男人的代言人。工作、與兒子的關係、感情生活、與朋友與同事的關係,怎麼去處理這些村裡的雞毛蒜皮大大小小的事情……

這樣的形象和效果,有了被網友稱作“荷塘CP”的搭檔、尚大慶飾演的何老幺的搭配,以及年輕的第一書記歐陽采薇的碰撞,這些人、帶着一股不脫貧不放手的勁兒,帶着自己對花茂村的熱愛和赤誠,以及精準扶貧、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工作辦法,最終將一出精彩的好戲奉獻給觀衆,也讓更多城市觀衆、年輕觀衆,真正的對脫貧攻堅有了概念和認知,也知道了我國農村的扶貧建設到底是有多少個歐陽采薇、多少個唐萬財的付出才能換回千千萬萬的花繁葉茂。

但唐萬財付出的背後是有自己的痛苦的,前期播出時,劇中很大的筆墨是在展現歐陽采薇、唐萬財等人如何推進村裡的“三改”的,這裡面就有很多一環扣一環的情節,頗具戲劇衝突的張力。

其中,唐萬財是最難做的,他作爲村幹部、上面被鎮領導石曉峰書記盯着工作進度,下面又被村民要求得以身作則,要帶頭拆掉自家老房和前妻的小賣部。

面對前妻的聲聲質問,面對村民們的不理解與質疑,他藉着歐陽采薇的來訪也道出了自己的委屈——原來,要被拆掉的老房是他與兒子多年相依爲命生活的見證與寄託,他十分不捨。但是如果不拆,又會被村民“戳脊梁骨”。

而且,更能帶入年輕人視角的歐陽采薇,初來乍到也自然不是一帆風順。面對艱苦的條件、歐陽采薇也委屈過,但從沒有退縮過。很多時候,她身上更有一些會讓年輕人感同身受的工作難題和情緒,但是她依然堅定的抱着工作的責任感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學會苦中作樂,不開心的時候她和大家一樣去山頂大喊、去跑步,然後依然一如既往的貼心的去關心去理解唐萬財、何老幺這些同事,以及各個村民們。

所以最後,所有的矛盾還是被一步步解決了,歐陽采薇以理以情,不僅爲大家出了科學化的建議,唐萬財和村民也漸漸放下心結,從不解委屈到願意接受配合“三改”、配合產業扶貧、配合綠色扶貧,大家慢慢的從精神上到生活上都迎來了真正的花繁葉茂。

只有一出好戲,才能走進觀衆心裡

爲什麼《花繁葉茂》能夠備受年輕觀衆喜愛?

首先當然與王迅、邵峰、尚大慶、朱墨這些主創的演技分不開,其次,《花繁葉茂》用細微之處,讓觀衆逐漸融入了花茂村,不知不覺也成爲了花茂的一員。

因此,最終迎來“花繁葉茂”,不光是“采薇”和“三草”這些深耕鄉村的小草們的努力,也要靠大家的互相理解和支持,更離不開觀衆對花茂的關注和支持。

《花繁葉茂》的故事裡充滿了泥土氣息,被很多觀衆稱讚真實、接地氣,背後是總製片人、編劇歐陽黔森一次次下鄉實地感受生活得來的。製片人、出品人劉小鋒和他一起考察過幾次,西南鄉村的冬天很溼寒,讓劉小鋒這個北方人都有些難以承受,“我見歐陽老師烤着火盆,每次都是一腳泥、一身土。”

後來,觀衆在追劇時發現,很多場景、人物都是有原型的,包括劇中老支書的原型就是時代楷模黃大發老先生的動人事蹟,這些都是歐陽黔森一次次下鄉中獲取的真實素材。

正是因爲歐陽采薇和唐萬財帶領觀衆認真傾聽着花茂村每一個人、每一座山、每一條河的聲音,傾聽着花茂村煥發生機、逐漸綻放的聲音,最終,觀衆才能在劇中傾聽到創作者的聲音。

有責任的作品,有情懷的演員

《花繁葉茂》的B站出圈,可能很多人沒有想到,包括該劇的出品人、製片人同時也是國家一級演員的劉小鋒。

能看到觀衆們在看完《花繁葉茂》被劇中的情節所感動,能對鄉村有新的瞭解和認識時,是對劉小鋒來說最欣慰的事。在他看來,做一部“好的作品”非常重要,當觀衆看電視劇的時候,可能會被劇中的一個人物、一個情節、一個畫面、一句話所觸動到,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他們自己的一生,讓他們看到更大的世界。

這也是劉小鋒擔任製片人的第二部劇,去年國慶期間在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的《國家孩子》,是他的第一個“孩子”。

這部劇不但拿下了不俗的收視成績,至今還在央視一套和八套輪番重播多次。

2016年,劉小鋒在《人民文學》上讀了貴州省文聯主席歐陽黔森創作的報告文學《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立刻有了把它拍攝成影視劇的想法。“我希望能做一個不一樣的鄉村題材,能代表整個西南地區的風貌。”

此前,劉小鋒主演了歐陽黔森擔任編劇的《二十四道拐》,兩人合作非常愉快,在《花繁葉茂》的影視改編上,兩人一拍即合。

而且《花繁葉茂》項目啓動時,“精準扶貧”的概念還沒有明確提出,他們只是想做一個鄉村題材的“好看”的劇。最初的劇本以石曉峰書記爲主導人物,但劉小鋒和歐陽黔森都是死磕劇本的人,寫着寫着,他們覺得滿腦子主意的唐萬財更適合當主導人物。同時,爲了劇本能有更好的呈現,主創團隊整整花了一年調整、打磨劇本,直到2019年3月,這部劇才正式開機。

有了好故事,用有技術含量的拍攝方法和手段來呈現,作品就會有觀衆。“《國家孩子》讓大家感動落淚,《花繁葉茂》讓大家會心一笑,說明我做到了。我沒有老,還能被年輕觀衆喜歡。這也更加堅定了我的方向,無論做什麼戲,都要有營養,最重要是好看。”

他很欣慰,《花繁葉茂》的破圈,對他而言,更多的是真正做到了一部可以給年輕觀衆、都市觀衆“科普”的鄉村劇,讓觀衆瞭解真正的鄉村、真正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跋涉者的付出。

比如到了鄉鎮小學,細心的觀衆可以看到石曉峰、高鎮長、唐萬財的鞋底都是泥,這是特意加上的細節。

開場時,唐萬財在滿地雞鴨中艱難穿行到居委會的畫面一晃而過;在“三改”之前,到村裡逛逛,一路走來都是雞圈鴨圈的情景會通過臺詞點到,這些都留給觀衆想象的空間。

“過於泥濘和坑坑窪窪的地面展現在鏡頭裡,會造成視覺上的不乾淨,電視劇作爲綜合藝術展示,還是要給人美的享受。而且這裡的環境真的太美了,我們希望把更多美的東西記錄下來,通過藝術創作傳達給大衆。至於‘三改’之前村子貧窮落後的景象,只能更多通過演員的化妝、服裝來體現,觀衆甚至可以看到演員身上的泥。”

作爲一名有過無數經典作品角色、膾炙人口的演員,劉小鋒曾經面對着很多壓力、不少觀衆也認爲劉小鋒是否要“轉型”。對此劉小鋒笑言,“演員還是主業,製片人只是業餘去做。”在他看來,打造戲是一門手藝,做了二十幾年演員,讓他慶幸多少掌握了這門手藝。

之前,劉小鋒也進一步闡述過自己爲什麼要在《國家孩子》、《花繁葉茂》這兩部作品身兼數職、要盡力讓這部作品被大家看到的原因:“我熱愛這份事業。我這次之所以同時做出品人、製片人,不是我想轉型和放棄演員事業,我作爲一名演員,演了二十多年戲,佔據了公共媒體的資源展現着自己表達的思想和角色,我們是受益者也應該是擔當者,應該在這個平臺上展示大衆所需要的、正常的價值觀。我相信只要我們踏踏實實的把故事講好,就能產生好的電視劇作品。同時作爲一個創作者我也要有和對作品的認知、認可和近乎執拗的堅持,畢竟能夠把作品呈現給大家,需要靠很多人一起努力、需要很多投入去完成。”

對於全年齡觀衆的好評,劉小鋒覺得,“《花繁葉茂》這部劇是真正把視角放在西南鄉村的故事,雖然鄉親們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會面臨着各種生活的變化也會產生擔憂,但兩代鄉村建設的幹部們,時刻都在爲鄉親們考慮,也正是這樣的溫暖的內核和視角,讓不管什麼年齡層的觀衆都感同身受。”

最讓劉小鋒印象深刻的是《花繁葉茂》彈幕上,很多年輕人說這部戲讓他們想家了,這讓劉小鋒感到頗爲欣慰。“除了讓更多人瞭解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基層幹部,也希望通過這部劇呼喚更多年輕人回到家鄉,把城市裡學到的技術帶回來,建設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