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千元給孩子測天賦基因,妥妥的費錢又坑娃!

出品|眼健爲實

作者|陳真真

1、基因檢測在醫學上的應用價值不可否認,目前關於基因檢測的科學進展還是集中於疾病研究。

2、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天賦基因”檢測並不靠譜,涉嫌炒作概念。許多並不具備檢測能力的機構,披着“科學”的外衣打擦邊球,收割家長韭菜。

你聽說過“天賦基因檢測”嗎?來看看一些商家的宣傳:假如愛因斯坦從小被逼着打籃球,假如鋼琴家從小被逼着練習芭蕾舞,會有多少天才,因此泯然衆人矣!用科學的方式檢測孩子的天賦,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不少家長,在看到這樣的信息時,心動了,他們期望早點發現孩子的天賦,以走出一條育兒捷徑。然而,天賦基因檢測看似高科技,實則滿是消費陷阱。眼健爲實就來挖一挖,希望給正在考慮下單的家長們一個參考。

眼健爲實在電商平臺上搜索關鍵詞“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可以看到幾頁相關產品。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檢測內容也十分廣泛,包括學習能力、記憶能力、抗壓能力、語言潛能、交際潛能、運動潛能等等。

檢測方法也十分簡單,主要流程爲:買家下單→商家寄採樣工具→買家自助採樣(只需用拭子在口腔內壁刮一刮蘸取唾液)並寄回樣本→商家出電子版檢測報告。眼健爲實聯繫了某天賦基因檢測商家詢問檢測原理,客服表示“天賦基因檢測是用基因測序的方法,結果與大數據比對得出相關結論,一般樣本到實驗室後7天內能出具電子報告”隨後,客服發來一份電子報告樣品。

眼健爲實發現,這份製作精美的電子報告,洋洋灑灑有60多頁,包含記憶力、學習能力、創造能力、領導能力、音樂天賦、數學天賦等22項天賦特徵。

每一項天賦特徵都包含了檢測結果、項目描述、危險因素、能力訓練要點、培養方法以及參考文獻。其中,【檢測結果】詳細展示了某天賦處於哪種水平(強、中、弱)以及對應的基因位點。

“這種解讀可靠嗎?”針對眼健爲實的提問,客服表示,所有的檢測結果會經過嚴格的質控程序,以保證原始數據的準確性,能保證99%的準確率。

對於天賦基因檢測的結果,消費者體驗如何呢?眼健爲實翻看評價區,有人感覺比較準,有人則表示“不太準確,只能玩玩”,還有人認爲是“智商稅,沒有價值”。

通過比對數據,真的就能對孩子的天賦進行判別了?據工人日報報道,有業內人士介紹,首先,基於特定羣體樣本的統計學研究,只能得出統計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不是基因位點一致,就具備數據庫成功人士同樣的天賦。其次,天賦基因檢測需要數據庫中的大量真實案例來支撐,但幾乎所有天賦基因檢測機構既無法解決樣本量的問題,也無法解決數據質的問題。

此外,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長青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曾提到,天賦有很多種,有的是和思維有關的,有的是記憶力的,有的是運動能力,這些性質完全不同的天賦,涉及了大量不同的基因和分子機制,要把這些搞清楚,需要同時研究很多具有同樣天賦的個體,目前還沒有這一類的大數據。用兩三個點位來判斷“天賦”這個宏大的命題,無異於電子算命。

“早知道就從小給孩子做個天賦基因檢測了,耽誤了五年時間”“用科學的方式檢測孩子的天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商家將某個基因和孩子的未來掛溝,將微弱的相關性,說成是決定因素,通過不科學的宣傳,誤導家長,以刺激其消費。

從法律角度而言,商家的這些宣傳涉嫌違法。我國《廣告法》第四條明確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犯罪,面臨刑事責任。

眼健爲實注意到,我國現行的《醫療機構臨牀檢驗項目目錄》中涉及基因檢測的項目,主要包括疾病相關分子生物學及細胞遺傳學檢測、腫瘤分子生物學檢測以及用藥指導的分子生物學檢測等,“天賦基因檢測”並不在目錄範圍之內。

不在臨牀檢驗項目目錄裡,爲何卻一直有基因公司在做這件事?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有業內專家表示,國家批准的基因檢測是應用於臨牀的具體項目,比如遺傳病檢測、無創產前檢測等,天賦基因檢測標準並無權威文件的指示說明,監管存在空白,於是一些基因公司就打起了擦邊球。

雖然檢測結果缺乏科學支持,專業人士也持質疑態度,但不少家長仍本着“爲了不耽誤孩子,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想要試一試,甘願落入高科技噱頭的消費陷阱。

在社交平臺上,天賦基因檢測的相關話題受關注度也比較高,有網友甚至調侃“天賦基因檢測能測出家長的智商”。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在育兒的道路上,總是擔心給孩子的不夠,一些不良商家便抓住了家長這一軟肋進行忽悠。其實,培養孩子確實需要了解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潛能,但更多的是需要日常細心觀察和耐心引導,而不是依靠機器一下子給測出來。

家長們不要對任何一項高新技術盲目信任,多做一些瞭解,提高甄別能力,對技術的意義和專業性有充分的認知,避免踩坑。

參考資料:

[1]唾液可檢測天賦基因?專家:兩三個基因點位“劇透”不了人生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5459261

[2]花上千元給孩子測天賦?專業人士:打着高科技噱頭的消費陷阱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734051

[3]《醫療機構臨牀檢驗項目目錄(2013年版)》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3/201308/3f8e4ad3639b419595c310325b571fa3.s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http://www.npc.gov.cn/zgrdw/npc/lfzt/2014/2014-08/25/content_1875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