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吉安國小球場大改造 客家桐花將在7月底綻放

花蓮縣吉安鄉獲中央客家委員會計劃支持,斥資近4000萬元在吉安國小風雨球場鋼構頂棚上建置1朵大油桐花,命名爲「桐心廣場」,預計今年7月底啓用。(吉安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獲中央客家委員會計劃支持,在吉安國小風雨球場鋼構頂棚上建置1朵大油桐花,命名爲「桐心廣場」,預計今年7月底啓用,客委會副主委周江傑(左三)與行政院東服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左二)到現場視察驗收工程,肯定鄉長遊淑貞(右三)的努力。(吉安鄉公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吉安鄉獲中央客家委員會「客莊社區環境營造計劃」,斥資近4000萬元在吉安國小風雨球場鋼構頂棚上建置1朵大油桐花,命名爲「桐心廣場」,象徵客家文化將在童心中綻放與成長,工程前年9月動工,預計今年7月底啓用,屆時白天將是學生的運動場,晚間及假日則是民衆休閒樂活好去處。

吉安鄉客家人口約3.2萬人,不僅是全縣之最,更有「縱谷客家第一莊」的美名,鄉公所爲將客家文化向下紮根,在客委會與縣府支持下,與吉安國小共同執行「吉安客莊社區環境營造-禾埕專案計劃」,以客家桐花爲主要設計元素,將校內風雨球場鋼構頂棚設計成一朵綻放不朽大桐花,並取「童心」寓意將其命名爲「桐心廣場」。

鄉公所表示,桐心廣場執行總經費約4000萬元,包含客委會補助2970萬,縣府全額支持自籌款363萬以及多位議員建議款等,工程2020年9月動工,原預定去年完工啓用,爲讓整體設施更加友善,並融合村鄰與學校的使用需求,達到「校園社區化、社區校園化」價值,經陸續調整施工細節,預計今年7月底啓用。

客委會副主委周江傑日前在桐心廣場啓用前,與行政院東服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到現場視察驗收工程,他說,廣場雖透過客委會經費興建,但友善親民的設施卻能如實發揮客家「禾埕」文化精神,成客家、原住民、閩南族羣多功能共榮的生活場域。

洪宗楷則說,校園的桐花代表吉安學子綿延不絕的綻放與成長,社區的桐花象徵吉安客莊的文化故事永續流傳,廣場周邊以客家煙樓的建築語彙融入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等,同時也尊重原有植栽整合景觀資源,規畫兼具安全、通透及便利的停車空間與廊道,符合多元需求的使用期待。

鄉長遊淑貞則說,公所團隊發揮「一塊錢三用」的精神,將廣場打造成學校使用、社區共用、族羣多用的高使用效能,竣工驗收後將撥交吉安國小負責管養維護,屆時白天是學生的風雨運動場,夜間及假日便化身鄉親休閒樂活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