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療愈系秘境「瓦拉米步道」 120米鋼索吊橋橫越山谷、看10層樓高瀑布

▲瓦拉米步道山風一號橋。(圖/記者蔡玟君攝)

記者蔡玟君/花蓮報導攝影

防疫解禁,悶了許久的民衆開始規劃一系列島內旅行,其中好山好水的東臺灣,更是大家首選!距離花蓮玉里約15分鐘車程的「瓦拉米步道」,讓旅客可以走進日據時的交通要道,不僅可以穿過鋼索吊橋遠眺綿延山巒,還能近距離看高低落差約10層樓高的壯觀瀑布沖刷而下,新疫情時代,想要保持社交距離又不想人擠人,那就走進山林裡吧。

▲瓦拉米步道入口。(圖/記者蔡玟君攝)

▲瓦拉米步道綠意環抱。(圖/記者蔡玟君攝)

可樂旅遊副理王清宇表示,瓦拉米步道位在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屬於日據時代興建的八通關越嶺道一部份,最遠可從花蓮一路翻山越嶺走到南投東埔溫泉,是以前東西向的橫貫公路;這裡處處可見昔日布農族人的生活足跡,而耗費11 年完成的紀錄片《黑熊來了》也在這裡取景,上映後讓這條步道知名度大增。

▲黑熊造型指示牌。(圖/記者蔡玟君攝)

若不想申請入山證,最推薦步道前段約1.7公里長的路線,王清宇說,這一段路沿途被茂密的綠意環抱、平緩好走,適合一般大衆,由於瓦拉米步道內的森林就是黑熊的家,因此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更在步道沿線製作各種黑熊指示牌說明。

▲橫越于山谷之上的「山風一號橋」。(圖/記者蔡玟君攝)

▲從橋上可欣賞綿延山巒。(圖/記者蔡玟君攝)

▲吊橋另一側延伸出山谷的觀景平臺。(圖/記者蔡玟君攝)

▲從觀景平臺回望。(圖/記者蔡玟君攝)

瓦拉米步道最推薦的拍照打卡點就是山風一號橋、二號橋和瀑布。橫越于山谷之上的「山風一號橋」爲近年重新整建,長約120公尺,離地約2、30層樓高,走在吊橋上,眼前是向天的另一邊綿延的青色山林;在橋的另一側,是一處延伸出山谷的觀景平臺,讓旅客從另一個角度欣賞吊橋與山林美景

▲穿過山風一號橋後,寬廣的步道開始變得狹窄。(圖/記者蔡玟君攝)

▲有時幾乎貼着山壁行走。(圖/記者蔡玟君攝)

穿過山風一號橋後,原本寬廣的步道開始變得狹窄,有時甚至幾乎貼着山壁行走,沿着山路彎彎繞繞,最後來到山風二號橋,二號橋不如一號橋嶄新大氣,但帶着時間刻痕橋身,更帶給人一種神秘感

▲山風二號橋。(圖/記者蔡玟君攝)

▲從橋上可欣賞瀑布景觀。(圖/記者蔡玟君攝)

▲二號橋附近的階梯可抵達木棧平臺看瀑布。(圖/記者蔡玟君攝)

▲另一個角度欣賞瀑布。(圖/記者蔡玟君攝)

山風二號橋很短,僅約25公尺長,站在橋上,卻能近距離看10層樓高的瀑布沖刷而下,嘩嘩強勁的沖刷聲,爲炙熱的暑意帶來清涼感;如果想捕捉瀑布另一角度面貌,距離二號橋不遠有一處向下走的階梯,階梯下方的木棧平臺,同樣能拍到瀑布全景

交通部觀光局將2020年定調爲「脊樑山脈旅遊年」,日前更選出經典親山遊程,可樂旅遊獨家推出的《花蓮春日織羅瓦拉米》3天2夜行程獲選爲山脈旅遊經典遊程大賞,除了帶領旅客走進瓦拉米步道、晚上入住有臺版迪士尼城堡美稱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還會走進春日織羅部落體驗彩繪米DIY、探訪北迴歸線經過的春日派出所

【你可能也想看】

►花蓮私房秘境南安金城武樹」 在樹下看綿延青山金黃稻浪超紓壓

►花蓮玉里出現10米大黑熊腳印稻田 坐在腳印餐桌賞紅色鐵橋+金黃稻浪

臺東最美繡球花步道進入最佳賞花時刻 絕美秘境日出觀景臺180度看海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