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商業金融 協助企業降低斷鏈風險

花旗銀行外觀。(資料照)

爲了讓客戶能在疫情發展後期面對變化多端的國際局勢及供應鏈斷鏈風險,花旗商業金融今年來積極舉辦客戶研討會,透過花旗在東協的網絡,提供客戶就有關東協市場的總經面、趨勢面到法規面所需的資訊,也協助提供客戶相關服務以滿足其跨國資金管理及滿足資金流動之需求。

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今年前七月的外銷訂單來自中國呈現負成長,而來自東協年增率大幅成長;財政部出口貿易統計亦顯示,對東協出口年增率達23.6%,僅次於美國的28.8%,對中國出口年增率成長最小僅有8.5%(注2),顯示臺商企業在面臨中美貿易戰及俄烏衝突之地緣政治風險,加上中國經濟因疫情復甦不如預期的衝擊下,供應鏈已逐漸從中國朝向區域化發展。

花旗(臺灣)銀行商業金融事業羣負責人餘苑菱表示:「在美中貿易戰以及新冠疫情影響下,企業供應鏈佈局已從過往降低成本的單一面向思考逐漸轉變成兼具降低風險及成本等多面向思考;我們也發現許多企業開始縮減中國產線,擴增東協產線規模,或思考部署東協分散佈局,以強化產業供應鏈的競爭力及掌握全球佈局機遇。今年以來,不少臺商看好東協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網絡與商機,積極佈局東協市場,尤其近來泰國與印尼政府積極發展電動車,吸引不少臺灣電動車電池等供應鏈相關廠商前往投資;電子及資通訊產業也有逐漸轉向東南亞產業聚落相對成熟國家的趨勢。」

餘苑菱強調:「花旗是國際性銀行,擁有綿密的全球網絡,深耕並瞭解其全球網絡據點市場,除了提供客戶跨國資金及財務管理的需求外,亦可透過花旗在東協的據點,提供客戶投資當地所需最即時的訊息及分析。」

日前花旗商業金融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供應鏈新思維 : 聚焦印尼、泰國、新加坡產業新脈動」研討會,邀集資誠專家及各國經貿辦事處代表進行分享,提供企業供應鏈移轉策略與前進東協的發展方向,希望協助臺商透過分散佈局,降低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吸引上百位企業客戶參加,顯見企業對於疫情及地緣政治帶來的經營環境影響及如何調整經營思維以快速應對環境變化的急迫性需求。

花旗爲企業客戶提供超過135種國際貨幣的環球匯款服務,解決企業特殊外幣付款的問題;此外,不論資金調撥、外匯避險或在異地快速匯款,企業皆能透過花旗全球收支平臺,輕鬆掌握企業金流並控管營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