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廣達成AI穿雲箭 目標價衝高

摩根士丹利證券最新調查發現,PC需求終於不再進一步惡化,見到穩定跡象,庫存水位變得更爲健康,判斷產業最差谷底時期已過,2024年起將持續復甦,近期升評華碩至「優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拉上475元,與瑞銀賦予的550元相呼應。

華碩近期接連收穫內外資升評,法人強調,AI伺服器爲新營收動能,且以2024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預估值爲基準,華碩股價才處在12.8倍本益比位置,比起多數伺服器ODM業者交易在19~22倍,評價明顯偏低。

摩根士丹利說明青睞華碩理由:一、華碩積極處理庫存,存貨水位愈來愈健康;二、華碩推出首款電競掌機ROG Ally,市場反應不錯;三、華碩增聘新員工、推出AI伺服器,顯示在發展伺服器業務上是「來真的」。

瑞銀證券臺灣硬體科技研究部主管陳星嘉認爲,華碩與輝達、超微(AMD)關係緊密,可望確保獲得足夠的GPU供應,給了發展AI伺服器的有利條件。整體而言,華碩經營管理階層看好營收下半年重返成長軌道,2024年加速增長。

儘管廣達經營管理階層見到2023年通用型伺服器需求減緩,但本季末數個AI伺服器專案開始出貨,將推升下半年至2024年伺服器營收,上調2023年伺服器營收展望至雙位數幅度。凱基投顧預期,廣達贏得來自微軟、亞馬遜、Google與Meta的專案,將是2023~2025年AI伺服器需求攀升的主要受惠者。

匯豐證券同樣看好廣達營運爆發力,並提出從長線來看,廣達基於與客戶建立的長期關係,加上成熟的設計能力,其一線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組合相當均衡,在AI伺服器市場中將持續位居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