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到芬園三芬路開放通行 彰縣首次採國道修復規格投入3700萬元

彰化縣花壇鄉彰139線與芬園鄉三芬路口6月間豪大雨中崩塌,彰化縣首次採國道修復規格的「預力地錨工法」,提前半個月完工,18日下午開放通行。(吳敏菁攝)

彰化縣花壇鄉彰139線與芬園鄉三芬路口6月間豪大雨中崩塌,彰化縣首次採國道修復規格的「預力地錨工法」,提前半個月完工,18日下午開放通行。(吳敏菁攝)

彰化縣花壇鄉彰139線與芬園鄉三芬路口6月間豪大雨中崩塌,彰化縣首次採國道修復規格的「預力地錨工法」,提前半個月完工,18日下午開放通行。(吳敏菁攝)

彰化縣花壇鄉彰139線與芬園鄉三芬路口6月間豪大雨中崩塌,彰化縣首次採國道修復規格的「預力地錨工法」,提前半個月完工,18日下午開放通行。(吳敏菁攝)

彰化縣花壇鄉彰139線與芬園鄉三芬路口6月間豪大雨中崩塌,是彰化縣歷年來最嚴重的道路災害,縣府緊急動用3700萬元搶修,首次採國道修復規格的「預力地錨工法」,提前半個月完工,縣長王惠美與民代今年共同見證並宣佈正式完工,並舉行祈福儀式,18日下午開放通行。

王惠美表示,6月21日豪大雨導致彰139線和三芬路口這一帶產生大窟窿,坡度還很陡, 7月9日入場施作,原本工程預計於11月底完工,但工務處長林漢斌領導之下,提早半個月完成了,是修復典範。

王惠美指出,工程總經費3699萬1700元,經費龐大但效果很好,施工長度40公尺、寬度8公尺,深度約60公尺,是經參酌國道高速公路局與公路總局之搶修方式,採取預力地錨工法的特殊工法,除了整理排水路,以防止崩塌面積擴大,並使用三層鋼鐵固椿,纔有今天成效。

工務處處長林漢斌也說明,「預力地錨工法」常見大地工程和山區公路工程,彰化縣未曾採用此法,考量可有效縮短施工期程、減少開挖施工面積、提升邊坡穩定等首次採用,分三階段穩固邊坡;另外,原有下邊坡已大量滑落,地表裸露,以「掛網噴漿」強化邊坡穩定;全區路面調高並設計側溝置,能快速引導排除雨水。

此外,虎山街此路年久失修,是通往當地居民通行和遊客到虎山岩的重要道路,但有42個孔蓋下地、路面龜裂、破損嚴重,縣府也投入506餘萬元,將彰員路至虎山岩牌樓近1公里長路段重新鋪設柏油,14日已經完工,也是今天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