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和小米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9月13日,華爲和小米宣佈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在內的通信技術。

華爲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華爲很高興與小米公司達成許可。這份許可協議再次體現了行業對華爲在通信標準領域所做貢獻的認可,也讓我們得以加強未來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投入。”

小米集團戰略合作部總經理徐然表示:“我們很高興與華爲達成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這充分體現了雙方對彼此知識產權的認可和尊重。小米將一如既往地秉持小米知識產權價值觀,尊重知識產權,尋求共贏、長期可持續的知識產權夥伴關係,以知識產權推進技術普惠,讓科技惠及更廣泛人羣。”

此前,華爲與小米在專利領域幾經糾葛。今年3月1日,據中國知識產權報第02版刊發的《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受理公告》信息,華爲已起訴小米四項專利侵權。從專利內容來看,該專利糾紛主要涉及4G/LTE技術、手機照相和解鎖技術等。案件披露內容顯示,雙方涉及糾紛的四個專利分別爲“發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載波聚合時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和“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

7月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的口審公告顯示,小米對華爲名稱爲“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的專利發起了無效宣告請求,於7月21日口審。口審是發明訴訟中的一種方式,無效方和被無效方在法庭上口頭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自己專利有效的理由。

彼時小米方面迴應稱:“雙方就專利許可在積極談判;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決機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調解,通過第三方的調解機制解決許可問題是行業慣例;華爲和小米雙方均認爲知識產權許可和合作有利於促進創新和公衆利益,並認爲調解是幫助達成許可的一種有效渠道。雙方在繼續積極談判的同時,尋求利用多元化的調解機制,協助雙方達成協議。”

2022年12月14日,小米集團對外發布首部知識產權白皮書,並首次談論知識產權佈局。時任小米集團總裁、現已離開的王翔表示,如今,小米已經簽了許多交叉許可協議,面臨的知識產權競爭形勢相比六年前甚至十年前,雖有改善,但迎來更多新挑戰。一是小米變大了,從“小弟”變爲“目標”;另一個是國際政治形勢與經濟形勢的變化,帶來了新挑戰。

此前華爲法務部副總裁、重大項目部部長沈弘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中國公司都在參加全球主流的專利池,通常大型廠商既是權利人也是使用人,所以大型廠商之間的許可通常是交叉許可。“在交叉許可協議中,每一方都獲得另一方的專利許可,最終由哪一方向另一方淨支付許可費,取決於雙方的專利價值和市場情況。”

2022年年底,華爲接連與OPPO、諾基亞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此前,華爲曾披露過專利方面的收入情況,2019至2021年華爲從全球獲得了約 12億到13億美元的專利授權收入。華爲還表示已於2021年開始向市場收取 5G 專利授權許可費,按照手機售價設定不同的收費費率、並設置每臺手機不超過 2.5 美元的價格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