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東大道車禍頻傳 遭批路標不清

臺北市環東大道年初發生多起逆向事故,甚至有重機騎士當場殞命,引發社會矚目,臺北市議員李明賢直斥路面標示不夠友善,呼籲增加分流設備和導引標示。(李明賢提供/黃婉婷臺北傳真)

臺北市環東大道年初發生多起逆向事故,甚至有重機騎士當場殞命,引發社會矚目,有議員直斥路面標示不夠友善,加上彎道處遭隔音牆阻擋視線,導致該處近乎「1天1車禍」,應加分流和導引標誌,爲此北市府評估設置透明隔音牆可能性,同時增設黃色導杆隔離雙向車道,警方也會在容易發生事故的地點加強取締。

環東大道是內湖、南港、汐止等地往返臺北市東區的快速通道,同時也是臺北市區進入國道3號及國道5號的捷徑,平時車流如織。據北市警局交通大隊統計,環東大道自2017年至今已發生1446件大小車禍,平均每年都近300件,共造成4人死亡、130人受傷。

市議員李明賢舉年初轎車撞重機的死亡車禍爲例,當時駕駛準備從環東大道行駛至國道5號,卻因路況不熟一路橫跨雙黃線,逆向行駛在對向車道,事發9天又傳出相同案例,雖無人傷亡,但反應出路標導引不清、彎道處遭隔音牆阻擋視線等種種問題。

李明賢認爲,環東大道速限80公里,速度很快,要是駕駛不諳路況,加上路標導引不夠明確,的確容易誤判方向,他建議市府加強分流,考慮增設黃色導杆、標字等,並參考新北大道作法設置透明隔音牆,容易發生車禍的基隆路口也應提升見警率,避免駕駛煞車不及導致追撞。

對此,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已鎖定舊宗路上環東匝道(往南港端),於雙黃線處增設黃色導杆約60公尺,藉以隔離車道避免駕駛跨越,現已完工。未來也會在該處路面畫設「往國三請前行」的標字,提醒用路人注意。

針對轉彎視線死角,北市新建工程處則評估將現行金屬隔音牆,調整爲部分透明隔音牆,但考量工法、經費、隔音效果及使用年限等問題,尚未拍板。至於車禍件數偏高一事,警方則解釋車禍好發處大多爲環東大道易匯入市民大道段,未來會多多宣導、加強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