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經濟雙贏 有效減碳路徑是重視企業心聲

▲ 總統賴清德8日主持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圖/總統府提供)

● 林柏維/水泥業永續策略研究員

8月8日由總統擔任召集人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是賴總統上任以來第一場國家戰略層級的氣候會議,與會委員涵蓋政府、產業、公民團體與學界代表,可謂羣英薈萃。

雖然這次會議將聚焦氣候衝擊與電力供需兩大議題,但因爲氣候變遷委員會是總統層級,公民團體也想把握機會拋出碳費建言。《聯合報》系最近接連刊登〈碳費優惠給太多?趙家緯憂壓縮財政資源、拖慢企業轉型腳步〉與〈減碳進度落後!碳費3子法將公告 環權會籲中央正視「污染者付費」〉兩篇環團專訪,點出環團對碳費的許多想法。

誠然民主國家會有不同聲音,但身爲產業一方的永續工作者、環團口中的「污染者」,環團的意見看起來更像是在吹毛求疵。全球首富伊隆.馬斯克曾直言不諱地批評:「環保運動現在走得太遠了,如果走得太遠,你就會開始認爲人性是一件壞事,將人類認爲是地表上的瘟疫。」

▲ 全球首富馬斯克曾直言不諱地批評:「環保運動現在走得太遠了,如果走得太遠,你就會開始認爲人性是一件壞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番話出自2023年12月馬斯克出席於羅馬舉行的 Arteju 政治節,很多人認爲這位首富喜歡親近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美國前總統川普等右翼領袖,是十惡不赦的資本家;然而馬斯克卻是全球清潔產業巨頭,再生能源、電池、電動車產業他都有重大貢獻。

製造業巨頭是重要的環保行動者,這種想法與人們的直覺相悖,像環團一樣給企業貼標籤更簡單好用。但貼標籤是無意義的,瞭解真實的經濟、社會運作方式,纔可能走上真正有效的減碳路徑。

前述提到的兩篇文章中,環團對碳費設計給出相當嚴苛的評語,認爲政府給予企業「過量」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會排擠財政資源。故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應取消種種有利企業的優惠,才能真正反映出企業的減碳成本。」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林彥廷的批評更爲露骨,報導提到:「(政府)強調不將碳費視爲財政工具,而是提供企業減碳的經濟誘因,這不禁讓民間團體批評環境部收的是『廉價碳費』。」

▲ 環團認爲政府給予企業「過量」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會排擠財政資源。(圖/總統府提供)

筆者長期追蹤臺灣減碳議題,對這兩位社會賢達的名字並不陌生,他們向來主張臺灣早日接軌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即使不能以歐盟高達2~3千元新臺幣的碳稅計價,至少應該仿效新加坡以500元新臺幣的水準實施碳費。

然而,正是因爲環團對減碳議題十分熟稔,才更讓人困惑。他們心知肚明,臺灣碳費已經相對嚴格,其他國家給予的優惠更多。歐盟碳交易制度中,高碳泄漏風險產業享有100%免徵額度;新加坡碳稅徵收,則是以僅僅新幣5元(約新臺幣120元)的費率起算,後來調升費率至新幣25元,仍允許企業提出計劃和政府協議,在過渡階段繼續適用舊費率。

各國優惠措施不同,與其聽信環團宣稱臺灣給予過多優惠,不妨看看歐盟CBAM委員會代表之前來臺的正面態度,環境部長彭啓明也爲了早日讓臺灣法規接軌國際,多次親上火線釐清碳權、碳定價與碳邊境機制的法律關係。

趙、林兩位先生的主張,恰恰體現他們對產業、行政流程與國內外法律現實的不(願)理解,甚至於在研究評估方面也處處流露「挑食」的一面,恣意揀選自己喜歡展演的、嚴苛的氣候建言,以彰顯自己卓然不羣。

▲ 環境部長彭啓明爲了早日讓臺灣法規接軌國際,多次親上火線釐清碳權、碳定價與碳邊境機制的法律關係。(圖/總統府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政府自始自終強調「碳費政策不是財政工具,是爲了提供減碳誘因」,產、學界也配合政府政策路線展開討論,但是作爲公民團體代表,趙家緯先生卻說「碳費優惠壓縮財政資源」,林彥廷先生更是直接否定「碳費不是財政工具」的基礎設定。表面上是在討論政策,實際上是否定討論、拒絕協商,企圖強迫社會各界必須以他們的意見爲準。

另一個例子是,500元碳費費率是參考新加坡調升後的費率,但2.5萬噸年碳排量免徵也是模仿新加坡制度。趙、林兩位先生長期呼籲政府應該用500元起徵,否則就是「給污染者大放送」,但又屢屢抨擊政府設定 2.5 萬噸免徵額,這不是挑食,什麼纔是挑食?

政府制定政策,一定是考察各國經驗,將適合的制度放入我國法規,但環團卻是反其道而行,總是要忽視經濟條件與發展脈絡,堅持採用外國的嚴苛標準,卻又反對學習外國的寬鬆優惠。

如果真的依照環團建言推動碳費,並不會像趙先生所說的「真正反映出企業的減碳成本」,而是會不講理地堆高企業營運成本。明明趙先生長期研究能源平窮議題,然而他們對碳費的粗暴主張,卻非常可能會造成綠色通膨、綠色失業,加劇能源貧窮與氣候貧窮的問題。

▲ 環團長期呼籲碳費從每噸500元起徵,目標在2030年爲3000元。(圖/記者許敏溶攝)

相信任誰都不願看到,碳費過高導致經濟受創,政府再拿碳費成立社會基金來補貼弱勢者。環團不應該屢屢拋出仇商訴求,將企業視爲減碳的敵人,應該是要坐下來協商,訂立一個產業能健康運行的費率,再慢慢往上增加。

危言聳聽、批判企業,雖然可以滿足一些環保人士的正義感,但是真正有效的減碳路徑,應該是要重視企業的聲音。企業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幫助企業轉型纔是最能夠降低碳排放、最不會產生轉型犧牲者、最大幅度降低氣候衝擊的方法。

試想一個低碳永續的未來世界,人們搭乘清潔能源驅動的交通工具,在綠色鋼鐵、綠色水泥打造的道路上移動,周遭滿是與生態共融的地景。我們若用善惡二元方式區分企業,人類的經濟活動永遠不會進步,但只要我們願意用心合作,學習與生態共存,我們一定可以摸索出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氣候治理道路。

▲ 只要我們願意用心合作,學習與生態共存,我們一定可以摸索出環境與經濟雙贏的氣候治理道路。(圖/總統府提供)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