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呼籲彭啓明 公開承諾不支持興建焚化廠
看守臺灣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公民基金會、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及澎湖公民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彭部長落實資源循環零廢棄,公開承諾不支持興建焚化廠。記者葉冠妤/攝影
全臺53座垃圾山問題待解,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曾宣示兩年內解決,並表態支持南投縣府、尊重澎湖縣府設置焚化爐。看守臺灣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公民基金會、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及澎湖公民今召開記者會指出,只要做好廚餘以及塑膠的源頭減量、分類回收與循環利用,南投與澎湖外運垃圾可大減,全臺各焚化爐餘裕量能也可增加,根本不須再蓋焚化爐,呼籲彭部長落實資源循環零廢棄,公開承諾不支持興建焚化廠。
立委林淑芬指出,據環境部數據,近年廢塑膠焚化量持續增加,從2018年的80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153萬噸,近乎倍增;即使是根據看守臺灣保守評估,這一時期的廢塑膠焚化量也增加了11.8萬噸,而塑膠熱值爲垃圾的2到4倍,等於多燒11.8萬噸廢塑膠,就少燒了23.6到47.2萬噸的垃圾。這些送到焚化爐燒的廢塑膠中,包括應該回收的平板塑膠容器、泡殼與襯墊,如果平板包材能真正被回收,就可讓焚化爐空出10到28萬噸的量能。
她說,從蔡政府到賴政府都把循環經濟掛在嘴上,但做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蓋焚化爐解決垃圾問題不但是飲鴆止渴,更會把循環經濟路線給攔截掉,焚化爐委外廠商爲了營運、多燒垃圾,演變成搶垃圾大戰,形同鼓勵大家使用一次性廢塑膠、不用徹底做資源回收,把垃圾都丟到焚化爐處理,將後患無窮。
看守臺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說,10年來,新設(含興建中)的焚化爐與SRF使用設施的總體量能來到155萬噸/年,完全看不出有再興建焚化設施的急迫性與必要性。反而是迫切需要政府端出強而有力的源頭減量與循環利用作爲。
謝和霖舉例,食品的鋁箔包裝袋熱值高達垃圾3倍,其燃燒後產生的氧化鋁大多存在於底渣中,佔底渣1成以上,表示每年有2.5到3萬噸的鋁箔袋被丟到垃圾中,現在也已經有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如能儘速公告應回收,將可使焚化爐再多出7.5到9萬噸的焚化量能。光是努力把平板包材、尿布、鋁箔包裝袋的回收做好,就可讓焚化爐空出67.5到87萬噸/年的量能,比臺南一年焚化處理量50萬噸還多,接近新北三座焚化廠處理量90萬噸,是南投與澎湖垃圾焚化需求的6、7倍。
南投縣名間鄉長陳翰立說,決定改採焚化爐的決策及選址過程,沒有進行整體環境評估,連一場公聽會都沒有,而且預定場址旁邊就是國小,又鄰近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補註區,焚化爐設在此地,小朋友會受到含重金屬與戴奧辛的空污影響,除此,名間鄉是南投縣稻米、紅龍果等農產大宗的生產基地,茶葉產量更佔全臺手搖飲供給6成以上,難道全臺民衆都要喝受污染的手搖飲嗎?
荒野保護協會議題專員黃嘉瑩說,近10年新增垃圾焚化與垃圾燃料化設施量能充足,遠超過南投與澎湖垃圾焚化需求,推行廚餘回收、廢棄物源頭減量及資源循環利用,可騰出大量焚化量能處理陳年垃圾山,絕對不是問題。政府應負起守護環境與居民健康,杜絕「焚化解決一切」迷思。
針對環團呼籲,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表示,垃圾處理屬地方事務,源頭減量爲優先任務,無自主設施的縣市,長遠之計仍應建置自主處理設施,惟地方籌設自主處理設施,廠址選擇應審慎評估,並加強民意溝通,至於採取何種設備與技術,中央尊重地方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