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小鴨迴歸 霍夫曼療愈動物園來臺

霍夫曼11件經典戶外公共藝術作品,化身爲室內的療愈遊樂場。(杜宜諳攝)

「自由是有趣的,趣味是自由的,臺灣是自由有趣的。」被稱爲「黃色小鴨」之父的荷蘭藝術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以大型戶外公共藝術作品國際盛名,首次將作品縮小搬進室內成爲氣墊裝置藝術,即日起《我把動物FUN大了!霍夫曼的療愈動物園於華山文創園區展出。

霍夫曼強調自己的作品是「整體裝置藝術」,除了作品本身,更要觀衆的參與才完整,此次將其最受歡迎的11件作品,包括黃色小鴨、月兔、泰唔士河馬、胖猴子等從從戶外裝置轉移室內空間尺寸雖相對縮小,但也讓觀衆更能親近,霍夫曼表示「全部的作品都是可親近式藝術,讓觀衆不要受限,不要覺得藝術有距離,歡迎大家去摸、去跳、去玩得精疲力盡。」

除了過去已發表過的作品,這次在全球首次公開亮相的「粉紅鯨」是霍夫曼的最新作品,他笑稱:「模型在我工作室已很久,這次終於把它放大展出了。」而這隻鯨魚也是11件作品中唯一可以走進內部的展品,「大家都知道皮諾丘故事,我希望大家也可以想像小木偶走入大鯨魚肚子裡的遊樂場。」

最早曾在巴西聖保羅,與在地學生用1萬雙夾腳拖製作成的《胖猴子》,來臺灣也展現在地特色,使用了阿嬤買菜愛用茄芷袋作爲花色,霍夫曼表示:「《胖猴子》來臺展出的時候就覺得用買菜藍的花色很棒,讓這猴子有在臺灣的特色。」氣墊版也同樣呼應在地花色。

從50多件作品中挑選出11件作爲此次療愈動物園的主角,霍夫曼表示主要是考慮有底座,可以讓觀衆「玩」的特色,其次,有別於一次在戶外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多半一次只能展出一件,11個大玩偶聚在一起,他認爲其中是有故事性的,但他不會說自己的故事版本,而是更希望每個人有自己的體驗與故事。

參與籌劃此展的蔚龍藝術,總經理王玉齡表示,整體籌劃策展近1年,而藝術家的創意無限,3個月前仍還在持續地修改中,希望這些作品是真正能讓觀衆玩得盡興,她也指出,「霍夫曼作品的感人之處,是帶着成長的大人回到天真、單純的美好時刻。」也因此巡迴全球都受到歡迎,《我把動物FUN大了!霍夫曼的療愈動物園》不同於氣墊遊樂場,而是能帶大家回到赤子之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