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師法亞維儂藝術季推動戲劇節 強化臺北表演國際地位

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前排右三)提出未來對於藝文活動及文創產業的相關規畫,其中增設「創建藝文空間」爲其主要政見。(黃珊珊競選總部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提出未來對於藝文活動及文創產業的相關規畫,其中增設「創建藝文空間」爲其主要政見。臺北市藝文空間的建置,近期最爲人所熟知的就是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落成與啓用。

黃珊珊表示,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爲全臺灣第一個專屬流行音樂演出的表演場地,未來可透過串聯流行音樂演出、展示、產業技術及人才育成,以「音樂矽谷」爲定位,打造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發展基地。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則獲選2021年時代雜誌全球最佳百大景點,並被CNN與英國衛報選爲全球藝文亮點,包含3座劇場及戶外演出場地,未來節目策畫將持續透過各世代創作者的聚合,並結合臺北藝術3節,與臺北市民共同營造分享表演藝術的文化饗宴,並以「亞洲共制中心」的定位,連結本地,放眼國際。

黃珊珊提到,未來將以法國亞維儂藝術季爲範例,每年舉辦一個戲劇節或表演藝術節慶,以北藝作爲表演藝術團體競技的舞臺,廣邀東亞地區表演藝術團到臺北來演出,併成立表演藝術聯盟,以強化交流來提升臺北表演藝術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與地位。

黃珊珊也將規畫舉辦臺北市的「首都表藝獎」,給予劇場藝術工作者一項榮耀自我的獎項。她認爲要推動這樣一個獎項,在執行上會遇到許多困難,像是評審如何看遍大大小小的舞臺劇,傳統戲曲跟舞臺戲劇又該如何分門別類設立獎項等等。但若沒有人邁出一步,故事就不會開始。臺北電影節也是一步一腳印向前邁進,因此臺灣表演藝術工作者應該也要有個「東尼獎」。

除了北流與北藝,黃珊珊表示未來上任後要推動的重點計劃項目,還包括城市舞臺暨藝文大樓及周邊廣場環境工程、臺北藝術園區市立美術館擴建計劃、音樂廳與圖書總館新建、北投影視音產業園區、南港藝文蘇活園區營運移轉案、藝響空間計劃,及持續推廣眷村文化。

至於扶植文創產業方面,黃珊珊提到,臺北人文薈萃資產豐富,文化人多、創作也多,如在地年輕文化藝青會塗鴉藝術、地區特色文化如萬華、大稻埕、貓空等,更有特殊街景文化如條通區、中山北路婚紗街等,政府應該搭造平臺與管道,讓更多的地方藝術文化及文創作者被看見。而因應支持18歲公民權的憲法修正案,未來將更着重經營城市青年次文化區(如西門町)規畫舉辦如Cosplay節慶、青少年街舞比賽、青少年電影節等活動。

黃珊珊未來將以創新創業發展的成功模式爲基礎,建立文創產業的「第二軌」制度,同樣以資金投入、場域提供及輔導支援3助力,目標就是透過培育人才與打造媒合平臺,並協助宣傳行銷及拓展通路,來強化臺北在地文創業者的品牌實力與知名度。許多人會爲了特定劇目而專程到紐約百老匯去觀賞,希望在未來臺北的藝文場館有國際水準的本土創作定目劇駐點演出,一方面吸引國際觀光客前來朝聖,一方面也讓臺灣的藝文創作讓世界看到。

目前臺北市政府可推出獎勵補助或融資貸款專案,也可媒合企業支助或投資引進資金,提供新創事業資金上的挹注。黃珊珊強調,針對藝文團體,尤其是文創產業,未來將鼓勵文創業者以科技應用數位創新爲資格條件,提出申請適用新創產業的補助或貸款專案。同時,未來她將推動「影視與城市再現」計劃,以法國坎城、韓國釜山爲模範,促成臺北成爲華人電影節慶中心,並擴大臺北電影節的主辦規模,讓臺北成爲東亞地區電影製作和交易的中心。爲達成這個目標,市政府將提撥獎勵金1000萬元,鼓勵大家以臺北地景與在地故事爲電影主題,並規畫成立協助電影拍攝的相關單位。

黃珊珊認爲,要扶植文創產業,培育產業聚落是關鍵策略,政府必須協助讓藝術家及表演團體能駐點創作及演出,以催生個別特定項目的藝術及表演基地。未來針對產業聚落駐點的用地需求,持續統整並善用市政府公有場館場地,透過BOT案提供空間優惠來推動藝文產業。此外,如松煙文化創意園區,可規畫保留一定比例空間,或區隔限定場館方式提供藝文發展用途,提供藝文工作創業者可以有更多便宜可租用的表演場地,形成特色藝文產業聚落。另文創園區也將再升級,除增加創業者、實作工作坊或藝術家工作室,建立「文創產業一條龍」,讓文創產業園區從個人工作室到商店市場無障礙環境,達到整合公共性和商業性的文創產業園區,增加市民的文化休閒空間。

產業聚落的育成至關重要,未來與新創產業政策結合,由小劇場、實驗劇場的雛型開始,逐步形成如百老匯的聚落,成熟後移至如北藝等高階展演場地,最終走出國際,這就是一個成功發展的路徑模式。黃珊珊強調,政府需營造條件,讓北藝北流未來能產出臺灣本土創作的國際定目劇,除了產業發展目的外,也能進一步提升臺北觀光與臺灣國際能見度。

而爲了更有效率迴應上述文創產業與藝文團體在資金與場地上的需求,黃珊珊說明上任後將研議成立平臺單位文藝復興專案辦公室,並針對上述政策如對接創投基金、媒合企業支助、場館場地規劃、地域特色調查,及育成產業聚落等,負責統籌規畫與資源對接,有效統籌各項資源對接與扮演橫向溝通與企業連結的角色,並提供一站式輔導服務,讓藝文團體與文創產業能夠得到真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