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忠/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脫鉤

二○二三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第廿八屆締約國大會(COP28)的《阿聯酋共識》決議文餘波盪漾中落幕,二○二四年則在全球近七十個國家政治領導人即將改選的變局中拉開序幕。

企業界至今仍憑一年損益表判定營運績效,使得許多專業經理人重短略長;而政治在選票考量下,也大都着重在短線的輿情反應。臺灣經濟完全仰賴世界局勢,如何定義未來、領導未來、創造未來的國家百年大計,往往被排除在選戰激情的營造外。短線容易讓我們喪失改變的膽量,但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革命性轉型,歐美先進國家的政治與企業真的沒有改變的膽量嗎?

無法減碳就不能控制暖化來減緩氣候變遷,要減碳歸根究柢就得處理化石燃料的問題。COP28的《阿聯酋共識》有其歷史上絕不可抹滅的貢獻,那就是氣候談判終於敢面對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去留的檻,確定在杜拜COP28之後,已經無須再爭辯能源系統中化石燃料轉移的必要性,而是將焦點放在該如何公正、平等與有序地轉型。能將化石燃料轉移放入COP28決議文,表示有決定權的國家已準備好迎接新氣候經濟的來臨,而且是利頭高的藍海優勢。

國際龍頭企業組成的領導組織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在一九九二地球高峰會提出從環境保護與資源保育創造經濟價值的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經營管理哲學,以少生多的概念包含了減少商品和服務的原料密集度與能源密集度、減少有毒物的擴散、提高原料的可回收性、使再生資源達到最大限度的永續使用、延長產品的耐久性、以及增加商品和服務的服務強度等七項關鍵要素。簡單直白的說,就是經濟成長與環境衝擊脫鉤,用創新顛覆一般人與企業對「要成長就一定會更耗能」的迷思。

氣候政策向來積極的美國加州,GDP自二○○○到二○二一成長近七成,但溫室氣體總排放及人均排放下降二成至三成,單位GDP的溫室氣體排放則下降五成。德國、瑞典、芬蘭、英國、法國與美國等,人均GDP自一九九○到二○二二成長近四成甚或更高,但溫室氣體人均排放下降近四成甚或更低。我國在氣候與能源行動最爲積極的臺達電,集團總部在二○一七年實施對各事業單位收取每噸二氧化碳五十美元(近一五五○元新臺幣)的內部碳定價,二○二一年調爲六倍高達三百美元(近九三○○新臺幣),讓集團內所有營運單位的主管都必須揹負排碳愈多得支付更多碳費的機制,同時超過六成員工與主管的績效與減碳成果連結,氣候行動的決心與執行力使臺達電成爲全球少見營收自二○一○至二○二二可以翻倍,但絕對碳排放量卻可以減少十三點五%的脫鉤典範。

不是不能爲,最怕不作爲。窮,如果能擅長變,變才能精通。當世界已經啓動不能再仰賴化石能源的新頁,臺灣必須有翻篇的膽量。

(作者爲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