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示警 臺商應注意在陸企業減資趨勢與稅務安排

近期在大陸臺商的減資潮明顯,會計師也示警應注意趨勢與稅務安排。(shutterstock)

2022年是飽受地緣政治紛擾的一年,從俄烏戰爭、中美科技戰以及臺海局勢的緊張,導致臺商被迫進行更多分散投資風險佈局。統計到12月1日,臺灣上市櫃公司代大陸子公司公告減資完成有5家,平均減資約1750萬美元,最高減資2500萬美元,減資率達90.2%。相較於去年公告完成大陸減資變更家數多了1倍以上。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提醒,目前實務上大陸子公司減資已越來越常見,但視困難程度有可能拖延到1年以上,甚至後來做不下去撤銷減資申請。

徐丞毅表示,上市櫃公司投資大陸的規模大,申請減資需考量更多當地商務部、稅局與外管局的政策性指導,因此有些公司會先減資後增資,至少大幅撤資後還有少量回流投資可交差。反之,中小型臺商則沒有這麼多顧慮,許多臺商等不及撤廠就先啓動減資讓資金迴流。

徐丞毅表示,臺商還須注意在大陸減資後其他影響。由於臺灣將於2023年導入CFC(營利事業受控外國企業)法規,境外股東取得的減資款若包括累積盈餘,則須注意申報CFC報表與提前回臺課稅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