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應侯能源政策 全國廢核平臺:回頭擁抱核電必付代價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9)日公佈能源政見,稱支持核一、二、三廠延役,核四廠在安全無虞下重啓。圖爲核四。(本報系資料照)

針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召開能源政策記者會公佈的能源政見,全國廢核平臺指出,侯仍舊新瓶裝舊酒,把核電當作萬靈丹,看到過去新北市侯市長多年以核安優先,如今爲了選舉說改就改,令人感到遺憾。

全國廢核平臺指出,過去的侯市長儘管不反核,但作爲擁有3個核電廠的新北市而言,至少會務實地提出核廢料永留新北市怎麼辦?發生核災新北市怎麼辦?「沒有核安、沒有核電」雖然曖昧不清,但至少是市民本位的務實態度。

如今臺灣的核電現況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有侯市長的身份,從保護新北市民安全優先的態度,轉身變成選舉人設,變成今是昨非的改口,提醒候選人市長,現階段核一及核二廠已經除役,部分機組甚至不得不提前除役,主要原因就是核廢料無處可去,電廠冷卻池已滿,室內乾式儲存場沒有蓋好,當然也找不到核廢料最終處置場。

全國廢核平臺表示,侯友宜提出2030年核能將從現在佔比8.2%提升到12%,並在2040年增加核能至16%,2050年是18%,這樣到底還要設置多少座新的核電機組?未來將會增加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以及核融合等尚在研發中,尚未實際應用過,甚至也還沒有哪個國家開始商業應用的選項放入能源配比,欠缺務實考量。

全國廢核平臺說,雖然歐盟近期雖將核能與天然氣納入核電爲「歐盟永續活動分類」的「綠能投資」,但歐盟成員國內部意見仍高度分歧,認爲此爲漂綠之舉,且核電要符合永續分類標準的條件非常嚴苛,臺灣現階段仍沒辦法在2050年前完成高階核廢最終處置設施,在這情況下臺灣的核電根本不符合歐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