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40年的劉德華,沒想到是這種人

大家新年好啊~

有朋友看《紅毯先生》了嗎?

由劉德華主演,講的是一個香港天王在拍電影過程中發生各種荒誕鬧劇的故事,是甯浩爲劉德華量身定製的劇本。

這是導演甯浩的報恩之作。

2006年,在甯浩對新片一籌莫展時,劉德華邀請他加入亞洲新星導計劃,解決了他的資金困難。

之後甯浩多次邀請劉德華客串,都因爲各種種種原因未能參演。

所以如果這次劉德華不能參演,那麼《紅毯先生》就不會啓動。

這是電影人之間的惺惺相惜。

事實上,這並不是劉德華第一次做好事了。

這位德藝雙馨的天王巨星,至今仍能保持入行時的熱忱,實在是太難得了。

劉德華,戲好,歌好,人更好。

爲什麼大家都認爲劉德華人好?

原因很簡單,一是爲人,二是待人。

最近他宣傳電影接受採訪,記者問他交朋友會不會很難。

他眼裡還是很清澈,說不難,覺得任何人都是好人,也沒有恨過誰。

這樣的交友觀,從劉德華嘴裡講出來,竟然這麼合理。

回看他的出道經歷,一切都有跡可循。

1981年,17歲的劉德華進入無線訓練班,一年後正式簽約TVB。

劉德華是典型努力大過天賦的藝人。

大家是這麼評價他在四大天王裡的存在:唱歌不如張學友,跳舞不如郭富城,帥氣不如黎明。

剛開始涉足音樂,推出專輯,反響平平。苛刻的樂評人不看好他,說他不會唱歌。

他自己當然不服,只能私下加倍地練習。

劉德華寫詞,又被香港著名作詞人黃霑曾經在專欄批評:

沒見過笨的作詞人,還說他填一輩子詞都不會有成績。

但劉德華沒放棄,越挫越勇。最後寫出了《笨小孩》《一起走過的日子》《冰雨》等膾炙人口的歌曲。

被黃霑罵了足足三年的劉德華,終於得到了認可。

另一邊,演戲同樣被批,都說他是偶像派。

香港著名導演王天林說劉德華演戲沒有天分,對他的走紅表示意外。

但他勤勉,是妥妥的勞模。

王晶都直言,劉德華那種日子不是人過的,極度自律。

年過60,還活躍在銀幕上,身兼多職——演員、監製,甚至接下來還要開演唱會和當導演。

有人粗略統計過他出道至今的工作量:

在音樂方面,一百多張唱片、七百多首單曲,填了二百多首詞,演唱了一千多首歌,舉辦了四百多場演唱會,獲得了五百多個獎項。在電影領域,他主演了超過一百部電影……

劉德華靠勤奮,將自己打造成六邊形戰士,當之無愧的行業標杆。

對大衆,他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有擔當的全民好偶像。

能長紅40年,自然少不了日復一日的努力和敬業。

面對說他人好的稱讚,謙虛的他,反而一臉疑問。

我好嗎?就好像我說準時現在是一個優點了,準時不是應該的嗎?

而這,也是我們認爲劉德華難得的地方。

世界變了,可他的高標準依然留在過去。

像現在,很多明星爲了賺快錢亂接廣告,絲毫不顧是否會給粉絲乃至消費者錯誤的誤導,結果頻頻翻車。

但劉德華卻很謹慎,他曾說過接代言的標準:

不接賣樓廣告,除非看到房子已經完工;不接奶產品的廣告,因爲自己敏感體質;不會頻繁接同類型的品牌……

這份謹慎,既是他愛惜自己的羽毛,也是對大衆負責。

但比起爲人的好,劉德華待人更好。

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做得再好,終有一天會像流星一樣流逝,很難薪火相傳。

但電影不是——電影可以有生命地延續下去。

這份責任心,來自他作爲行業前輩的那份善良與真誠。

正所謂,淋過雨的人,更懂得給別人撐傘。

年輕時影視和音樂都不被看好,那麼努力才熬出頭,劉德華深知一個新人在娛樂圈拼搏有多不容易。

很多時候,年輕人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機會。

千里馬常有,但伯樂難尋。於是,劉德華就成爲了這樣的伯樂。

剛入行的謝霆鋒很不受待見。據他自己回憶,名字還沒報完,現場就已經噓聲一片。

幾年後,劉德華開臺北辦演唱會,邀請謝霆鋒來當嘉賓,給他留了幾首歌的時間表演,以增加曝光率。

同樣的還有年輕時的張含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她是劉德華的乾女兒。

參加完超女一夜爆紅後,有人造她黃謠,導致她被學校勸退,公司還消耗她的熱度接了高額廣告,而她本人卻沒能從中獲益。

一個剛走紅的小姑娘,差點就被毀掉了,好在有劉德華。

兩人曾在活動上見過面,張含韻在角落不知所措,是劉德華主動把她拉到前面合照,因爲那樣媒體就不會把她的照片截掉。

得知她的遭遇,他建議張含韻可以去學演戲。她考上中戲後,劉德華邀請她出演《初戀未滿》。

最典型的例子,是開頭提到的甯浩。

後續一系列的連鎖幫扶傳遞,確實實現了劉德華想要薪火相傳的願望。

甯浩得到劉德華的資助後,順利拍出《瘋狂的石頭》,黃渤在片中貢獻了一段爆笑名場面。

後來甯浩又成立了壞猴子影業,推出電影計劃,扶持新銳年輕導演拍片。

文牧野就是其中之一,他後來拍了《我不是藥神》,叫好又叫座。

除了幫助內地導演,在香港本土,他也盡心盡力,儘管不一定能撈到什麼好處。

2002年的《無間道》,是那一屆金像獎的大贏家,影帝被梁朝偉拿下,劉德華顆粒無收。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果當初不是劉德華的投資,這部至今仍無法超越的國產警匪片天花板,或許沒有機會面世。

林家棟在節目上爆料。

作爲投資人的華仔,其實有絕對的剪輯權,但他剪走的卻是自己的戲,讓別人發光。

林家棟不理解,劉德華反而很坦然。

他要自私,想留多少自己的鏡頭都行,但他想讓電影成功,甚至零片酬出演,最終成就了經典。

他做文化活動和公益,贊助7位數,卻不要署名。

這些年,時不時有人跳出來質疑劉德華,說他賣人設。

但君子論跡不論心,試問有誰又能“裝”幾十年好人呢?更況且他自己從來都是隻做不說。

就連懟人無數的王晶都對他讚不絕口,說他特別善良,講義氣,看不得朋友過得不好。

這樣的誇讚,都被他幫助過的人一一印證。

張衛健曾經拿着一大筆錢投資,結果遇到金融風暴,瀕臨破產。

恰逢當時他有部戲上了,大獲成功。劉德華看到他的潛力,決定要簽下他。

於是,張衛健就向劉德華求助。

結果劉德華給了他一張支票,和一句話:

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

7年沒有開過演唱會的李克勤,想重啓演唱會的計劃,可惜找了很多人都拒絕贊助。

最後找到劉德華,他不僅願意提供資金上的幫助,甚至還到現場當助陣嘉賓。

在電影行業,被他幫過的人更多。

香港實力派綠葉姜皓文,大家都叫他黑仔。

劉德華純粹出於欣賞他的演技,多次提攜他出演各種電影。

他跑了多年龍套,終於在52歲那年不再“黑仔”(粵語倒黴的意思),憑藉《拆彈專家》拿下金像獎最佳男配。

姜皓文在領獎時鄭重感謝劉德華,感謝他一次又一次地給機會。

同樣的還有十次陪跑金像獎的鄭秀文。

去年,她終於圓夢登頂影后。

誰懂啊!頒獎嘉賓還是劉德華,cp粉狂喜。

上臺後兩人擁抱,華仔特意轉了個身,好讓她正面鏡頭。他真的我哭死!

他大概也是最想她拿獎的一個人了。

24年前,兩人第一次合作的《孤男寡女》,就是劉德華提拔鄭秀文出演的。

天王帶出天后,也成就了港圈經典的一對熒幕cp。

如此種種,便有了那句話:一年一偶像,百年劉德華。

在出道40年的視頻裡,他依然謙虛:

40年了,當然要慶祝,但不是慶祝一個人紅了40年,是慶祝一個人認認真真工作了40年。

這位時代偶像,40年如一日,創造出無數經典歌曲和角色,他無愧被稱爲偶像和天王。

再多的鮮花和掌聲,他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