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詐騙受害上千人 警政署:地檢署指揮偵七隊偵辦中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右)助imB詐騙受害人開記者會。(吳怡玎辦公室提供)

標榜名人盛竹如代言的「不動產借貸媒合平臺imB」,涉嫌假債權、真吸金,受害人數上千人,詐騙金額達20億以上,但由於該平臺屬P2P性質,金管會也無法可管,必須由檢調朝詐欺方向調查,受害者無奈求助無門。國民黨立委吳怡玎今舉行記者會爲受害者鳴冤,警政署對此表示,目前該案已經由臺北地檢署指揮刑事局偵七大隊偵辦中,受害者可直接聯繫偵七隊,或是向全國警察機關報案。

受害人陳先生指出,最開始會投入資金到這家平臺,是因爲看到有盛竹如代言之外,該平臺也有參加金融展,纔會放心把錢投進去,一開始籤的也是紙本合約,利息也都正常給付,2019年該平臺聲稱簡化程序,取消律師照會,當時看公司運作順利,就不疑有他,疫情爆發後開始發生本金無法兌回,到今年連利息都不發,後來才知道原來債權都是捏造的,只爲騙取投資。

受害人羅小姐說,她直接找過該平臺業務,業務私下透露一套折讓方案,要籤保密協定,說只要折讓20%,他就把本金還回去,讓她質疑,身爲投資者爲何要折讓?且如果她妥協走私下管道折讓出去,該平臺也是繼續找下一個受害人,讓業務賺到利差。

律師簡榮宗表示,受害者全臺各地高達上千人,政府應該要有一個統一的窗口提供他們諮詢或報案,檢調也應該對負責人做資產保全程序,以及對負責人限制出境出海,而該平臺資金的關係企業,檢調也應釐清是否有該平臺之不法資金流入,有的話都應該保全資產,避免該平臺負責人脫產潛逃。

法務部代表指出,檢察官會視個案狀況,考量限制出境出海,甚至聲請羈押,檢方也一定會重視限制金流的部分。至於是否有單一窗口?警政署表示,該案正由北檢指揮刑事局刑七大隊偵辦中,被害人可聯繫該大隊,或透過全國警察機關報案。

金管會銀行局則表示,確實有收到陳情人陳情,不過該平臺不屬於金融特許業務,還是該回到檢調單位朝詐欺罪方向偵辦,過去金管會就有注意到P2P的商業模式,有提醒過社會大衆,投資人要留心相關風險,有些P2P業者有自律規範,在金流跟資金的保全上,也有跟銀行合作,實務上就有3家銀行跟4家P2P公司合作。

吳怡玎強調,Fintech是未來臺灣要發展的方向,應該解決的是詐騙問題,不要再讓類似的龐氏騙局發生在臺灣,以這案子來說,涉嫌利用多名人頭帳戶進行頻繁資金進出,而銀行對此居然沒有示警,沒有銀行員過問,這就是疏失;政府應該提供P2P業者做第三方稽覈以及法遵相關的諮詢,或是提供免費稽覈,而如果有一家P2P業者有免費的稽覈還不用,那這樣的公司就是檢調該調查的對象了。

吳認爲,不該扼殺Fintech在臺灣的發展,但如果有人利用這樣的技術行騙,那就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阻礙臺灣Fintech發展,檢調應該調查清楚,還被害人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