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週報:7家企業終止審覈,多家涉及“清倉式”分紅

本週(4月22日~28日),A股市場有7家擬上市企業終止審覈,均爲撤回申請材料。

其中,3家申報滬市科創板,分別爲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耕醫藥”)、長春捷翼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捷翼科技”)、蘇州長城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城精工”);3家申報深市,分別爲廣州市儒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儒興科技”)、保定維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衆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家申報北交所,即河南紅東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東方”)。

這些公司中,捷翼科技、長城精工、儒興科技等存在“清倉式”分紅現象。捷翼科技兩年分紅金額共計接近7.8億元,超過公司同期淨利潤,鉅額分紅均流向了100%持股的實控人;長城精工則是在高負債的情況下仍進行“清倉式”分紅;儒興科技也是兩年現金分紅金額超過歸母淨利潤之和。

另外,健耕醫藥二闖科創板失敗。該公司收入依賴2016年從國外收購而來的公司產品,其自身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兩次均遭到交易所問詢。

多家公司“清倉式”分紅

今年監管層多次強調,要嚴查嚴防上市前“清倉式”分紅情形,並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上週撤單的擬上市企業中,便有多家涉及“清倉式”分紅。

捷翼科技是“掏空式”分紅的典型案例。該公司兩年分紅金額超過同期淨利潤。鉅額分紅均流向了實控人周立新、王超母子,二人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捷翼科技100%的股份。

根據招股說明書,該公司於2021年、2022年分別進行現金分紅4.8億元、2.98億元,合計約7.78億元。而同期淨利潤分別爲3.33億元、1.99億元,合計約爲5.32億元。

鉅額分紅資金大部分來自貨幣資金。數據顯示,2020年末,該公司貨幣資金還有5.9億元,但到了2021年底,這一數字便減少至8269.23萬元,降幅達到86%。捷翼科技也稱,2021年末公司貨幣資金較2020年末大幅降低,主要系公司當年向股東支付較多現金分紅所致。

“掏空式”分紅之後,捷翼科技負債急劇攀升。2020年,捷翼科技並沒有短期借款,而2021年末和2022年末,該公司短期借款金額分別爲2446.90萬元、3.31億元。其中,2022年短期借款增加近13倍。同時,該公司2022年末長期借款金額爲9006.22萬元。

長城精工則是在高負債的情況下仍舊進行“清倉式”分紅。根據招股書,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1~9月份,長城精工分別現金分紅4500.07萬元、1.05億元、9237.50萬元,合計分紅2.43億元,而同期歸母淨利潤合計爲2.48億元,分紅金額與歸母淨利潤相當。

而該公司在報告期內(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份)短期債務較多,並存在短期償債風險。根據招股書,長城精工2020年~2021年末以及2022年9月30日,短期借款分別爲1.17億元、1.36億元、0.71億元,應付票據分別爲1.38億元、2.65億元、2.15億元。

據該公司稱,其流動比率分別爲1.34、1.29、1.20、1.57,速動比率分別爲0.94、0.97、0.83、1.13,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偏低。

儒興科技也是兩年現金分紅金額超過歸母淨利潤。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分別現金分紅7500萬元和4億元,累計4.75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25億元、2.23億元,累計約4.48億元。

在大筆分紅之後,儒興科技擬募資15億元,其中4.18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佔募集資金總額的近三成。該公司預測,2023年~2025年營運資金缺口將達到4.97億元。

另外, 紅東方被問詢大額分紅背景下補充流動資金的合理性。根據申請文件,2020年至今,紅東方進行了兩次現金分紅,合計金額8.20億元,且主要流向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企業。截至2023年3月末,該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金額爲4.12億元。而該公司擬用2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北交所要求該公司結合報告期末賬面貨幣資金的情況,報告期各期分紅情況、大額理財產品支出情況,生產經營計劃、營運資金需求以及資金需求的測算過程與依據,說明補充流動資金及資金規模的必要性、合理性。

健耕醫藥二次闖關科創板失敗

健耕醫藥曾在2020年5月申請科創板上市,經過四輪問詢之後,原本計劃在2020年12月18日上會,但就在上會前夕,該公司及保薦機構撤回申請材料,IPO審覈宣告終止。

2022年健耕醫藥再度申報科創板,IPO申請於當年11月24日獲得受理,當年12月21日進入問詢環節,但此後沒有新的進展,直至今年4月22日被宣告IPO終止審覈。

健耕醫藥是器官移植領域的醫療器械產品及服務提供商。2016年,該公司完成了對美國器官移植領域公司LSI的收購,其主要產品爲腎臟低溫機械灌注產品——LifePort腎臟灌注運轉箱及與其配套使用的一次性腎臟灌注耗材、器官保存液產品,以及目前已完成臨牀試驗並處於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階段的LifePort肝臟灌注運轉箱及其配套耗材。

而該公司的收入主要依賴於收購來的這個單一產品。根據招股書,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健耕醫藥腎臟灌注耗材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71.54%、73.53%、75.87%及83.98%,是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

交易所也在第二次問詢中追問,健耕醫藥是否具備持續自主研發能力。因爲該公司收購LSI器官保存及修復產品線以來,除腎臟灌注耗材升級以及保存液和灌注液生產工藝改進外,其他技術改進目前均尚未實際應用。

另外,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呈逐年下滑趨勢。2019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健耕醫療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97億元、4.21億元、4.8億元、1.1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9714.84萬元、5009.92萬元、4996.3萬元、1219.6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