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IN插手二次元創作 繪師憂不當定義恐致產業市值蒸發

針對iWIN下架虛擬作品,知名繪師仙界大溼認爲,要定義虛擬角色是否能被劃分爲兒童色情範圍太困難,若沒設好定義標準,恐會導致臺灣ACG產業市值大量蒸發。(仙界大溼提供)

針對iWIN下架虛擬作品,不少業界繪師擔憂,主管機關定義虛擬角色爲兒童太困難,標準不清恐導致從業人員生計受影響,臺灣ACG產業市值蒸發,也有繪師對執政黨干預創作自由感到失望,呼籲政府不應把兒少保護責任,單方面丟給創作者,應審慎思考相關判定方式,取得平衡。

知名繪師仙界大溼認爲,要定義虛擬角色是否能被劃分爲兒童色情範圍太困難,繪畫風格千百萬種,像是他的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1507908086)繪畫風格就相當多樣,若將兒童定義爲「4頭身以下、大眼睛、身體矮小」,那一些Q版圖片,或是市面上常見的大頭玩偶恐也都有違規之虞,他擔心,若沒設好定義標準,恐會導致臺灣ACG產業市值大量蒸發。

「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去定義,創作是主觀自由的」,仙界大溼進一步說明,藝術表達與主觀認定無法公式化,兒童與青少年、成年的界定難以在創作上實行,同一個作品在臺灣人眼裡及日本、歐美地區民衆眼裡的年齡就有所不同,不同種族、思想、環境等等都會影響主觀美感。他認爲,臺灣作爲先進國家,不應把兒少保護的責任丟給創作者。

另名創作者陳先生指出,完全基於靈感及思想上的虛擬創作不應該被受到管制,衛福部基於兒少性剝削的圖畫的判斷標準一直充斥主觀認定,只要「看起來像」就會覺得該作品會造成「潛在兒少被害人」受到傷害。完全不給創作者解釋機會的主觀判定方式,不僅會影響創作主題,也會助長閱聽者相互審查風氣的疑慮。

陳先生質疑,部分電影中不乏強暴、對女童施暴的畫面,難道不應被納入「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定義範圍?然而在完全虛擬的二次元創作上,只因衛福部主觀認定,作者還沒論述作品角色是否已成年,就有遭到判刑之虞。他擔心,平常創作的圖畫除受到檢舉之外還受到歧視,原本在創作自由上對執政黨相對有信心,但這次事件後卻令人感到相當恐慌、失望。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根據刑法第235條規定,散佈、播送或販賣猥褻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或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三萬元以下罰金。意圖散佈、播送、販賣而製造、持有前項文字、圖畫、聲音、影像及其附着物或其他物品者,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