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北北桃環保平臺啓動 4月起跨區調查淡水河污染物樣態

基北北桃環保交流合作平臺27日下午於新北板橋舉辦,會中聚焦河川廢棄物調查、新型態城市環境污染與稽查兩大議題。(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基北北桃環保交流合作平臺27日下午於新北板橋舉辦,會中聚焦河川廢棄物調查、新型態城市環境污染與稽查兩大議題。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此平臺成立已滿1年並召開4次會議,今年規畫推動「爲淡水河發聲」,四市集結跨區水環境巡守隊,結合民間與學術力量,共同調查淡水河系污染物分佈樣態,透過資源分享與跨機關協調,共同優化河川治理策略,解決淡水河系川廢問題。

環保局在會中分享2023年荒野保護協會淡水河系川廢調查成果,包括河岸垃圾總袋數24318袋,熱點河段集中關渡大橋、蘆洲、社子島右側,主要爲塑膠瓶罐、塑膠袋飲料杯等免洗餐具。

環保局表示,淡水河系包含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與淡水河,與4市緊密連結,而海洋減塑及河川廢棄物議題一直以來不分境域,因此,新北市規畫邀集4市水環境巡守隊共同參與,每年定期執行海洋及河川廢棄物調查作業,對轄內主要河川或支流排水範圍彙整熱點資訊,以優化河川主管機關制定應變與治理機制,減少陸地上的垃圾進入海洋。

對此,4市環保局達成共識,將集結跨區水環境巡守隊共同調查河川污染物分佈樣態,各方先以觀察員方式加入,預計於4至6月針對淡水河主要支流排水進行調查。

有鑑於城市環境污染型態日新月異,環保局會中以日前新莊區塔寮坑溪污染爲案例,向各縣市分享新北稽查與成功偵破經驗。去年2月,新莊居民反映塔寮坑溪沿岸產生廢塑膠異味,新北環境稽查重案組全面追查污染源,透過警方與監理單位協力、車牌辨識之科技共享,發現嫌犯利用民宅掩護,將廢油混合物從污水下水道倒入,影響塔寮坑溪下游。

環保局分享,環保單位可透過GPS資料比對車輛軌跡,主動掌握水肥車輛是否登載確實,即可主動發現無許可車輛之可能不法行爲,並以監理站源頭控管,在申領牌照即銜接許可列管,可有效提升末端稽查執行效率。

程大維補充,環保交流平臺成立已滿1年,4市環保局以廢棄物去化及處理、海洋污染改善、河川流域污染管制、環境維護及稽查等六大面向合作,於每季定期交流,互通互報環保新型態違法案例,期望從查緝方面取得進展並提升環保稽查技巧,維護4市的生活環境,聯合打擊環保犯罪不法份子,讓4市間彼此密切交流環境治理的共同議題,守護北臺市民的健康與生活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