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2月全球電動車市場銷售年增逾9成 長線利多浮現

據研究機構統計,2022年2月全球電動車市場銷售量逾54萬臺、年成長率爲91.7%,維持成長態勢。凱基未來移動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全球傳統汽車產業逐漸轉型或走向電氣化爲不可逆的趨勢,伴隨科技軟硬體設備、蓄電技術與各國輔助政策的演進,有利電動車應用更加邁向大衆市場,未來移動題材的長線利多浮現。

今天4檔臺股掛牌的電動車相關ETF,隨大盤測底,均跌逾2個百分點,包括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3)、富邦未來車(00895)、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永豐智能車供應鏈(00901)等。

美國顧問公司Arthur D. Little(ADL)估計,未來10年內電動車產業成長加速,可能將搶佔約3兆美元的全球車市商機;隨着產業體質的轉型與變化,預估到2050年所有類型的電動汽車將增加5,000百萬兆瓦的電力需求從電動車製造產業延伸出來的蓄電、用電需求量及其商業發展規模也深具投資可看性。

馮紹榮指出,目前全球電動車供應鏈運轉的鬆緊問題,成爲2022年電動車市場成長速度的關鍵因素。隨着俄烏戰爭,原物料價格上漲、部分工廠關閉等高連鎖反應,對汽車產業的成本問題帶來影響。除了油價上漲可能直接衝擊到傳統燃油車的銷售,反觀可帶動電動車需求效應之外,其他重要車體材料的漲價,也將牽動電動車供應鏈產業獲利成長的速度。

馮紹榮舉例,受到電動車需求帶動下,電池供給量趕不上需求,也帶動如鋰、鈷、鎳等核心電池原材料價格走揚,其中像是鋰(99%Min)的價格近三個月漲幅超過70%,估計今年鋰仍然有供需面缺口,鋰價走揚的格局將持續影響電池產業。

此外,有智利的新能源企業從智利最大的阿塔卡馬鹽沼(Salar de Atacama)取得氯化鋰溶液,致力生產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利用目前開發程度最高的鹽湖鋰,來製造鋰電池所需要的核心材料,以期追趕上市場的供需面。馮紹榮指出,像上述這類專注生產於鋰的廠商,或是應用新能源核心材料切入電動車供應鏈的企業,也是未來移動題材廣度領域的擇股方向,在投資組合佈局上,將持續篩選全球各產業中具備成長動力相關的題材,作爲長線投資配置以增添獲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