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電動機車申請者衆 議員爆:充換電站建設不及

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公益青年電動機車方案,但隨着交車數量增加,有不少民衆反映充換電站的數量不足因應民衆的實際需求。(張志康攝)

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公益青年電動機車方案,業者表示每天要交80部新車,但民衆領車的速度卻跟不上,造成新車堆滿倉。(張志康攝)

隨着今年3月基隆市政府推出了公益青年就業電動機車2.0方案,迄今已有超過8千人提出申請,但不少議員都接獲民衆反映電動機車的充電椿及換電站不足。同時業者也因爲民衆提車的速度不夠快,造成新車累積。基隆市政府表示,將持續督促業者設置充電站。

國民黨議員韓世昱指出,市府積極推動青年公益電動機車方案,固然是好事,但充換電站數量不普及,影響民衆使用電動機車的體驗,更擔心會演成「搶電大作戰」。

以基隆市信義區爲例,目前光陽的換電站僅有東信路一處,業者雖然也在信義區公所前新設換電站,但迄今爲止還沒有通電無法使用。也有地方民衆痛批,明明住在信義區,但電動機車想要充換電,還得跑到中正區或安樂區才能如願,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另一方面,業者也有苦難言,東信路的業者便表示,目前申辦電動機車的人數多,每天都有80部新車到貨,但車主領車卻得三請四催,配合車主的時間,還往往得忙到凌晨。

民進黨議員鄭文婷表示,她也接到許多民衆反映,表示根本找不到充換電站,如此有車沒電,教民衆怎麼使用?她認爲市府推動政策,應從先期規畫、執行到後續維修,包括未來由哪家廠商負責,都該有配套。

民進黨議員吳驊珈也指出,隨着電動機車逐漸交車,市區的機車停車格、充換電站等相關配套,市府都準備好了嗎?如今看來恐怕將形成另一波的市政問題。

對於充換電站不足的質疑,基隆市環保局長馬仲豪16日在議會表示,業者將依交車的速度及數量,布建充換電站,應該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基隆市政府發言人呂謦煒則是表示,市府會密切督促業者設置充電站,也希望業者儘速申請,讓車主不用擔心充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