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科技執法又來了 這裡專抓「車輛不停讓行人」

基隆市警察局自11月1日起,正式啓用愛三路與仁一路、仁二路口的科技執行,加強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違規。(張志康攝)

基隆市警察局自11月1日起,正式啓用愛三路與仁一路、仁二路口的科技執行,加強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違規。(基隆市政府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基隆市政府獲交通部補助,在愛三路與仁一路及仁二路口,設置「車輛不停讓行人」科技執法設備,這套系統自11月正式啓用。啓用後,截至今年11月5日已偵測到20輛涉嫌違規的車輛,經警方嚴加審查,有7件符合舉發要件,警方將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2項規定製單舉發。

基隆市警局表示,目前基隆市市內已有多處科技執法設備,包括了東岸高架橋、仁五路公車停靠區違停,後續又在去年建置了臺 62 線快速道路的區間測速、仁二路、愛一路的科技執法,以及去年12月上線的4處路口,包括水源/源遠路口、中正/義一路口、中正/信一路口、八堵路127巷路口。

交通隊指出,基隆市內採行科技執法的路口,發生車禍的比例都下降了3成以上,顯見科技執法的確能夠抑制違規行爲的發生,並減少交通事故發生。這次設置在愛三路與仁一路、仁二路口的科技執法設備,獲交通部補助新臺幣300萬元,屬於固定式科技執法設備。

11月1日正式啓用以來,系統已偵測20起疑似未禮讓行人的事件,經警方進行審查後,認定有7件符合舉發要件,予以開單告發。

自今年1月起,基隆市開始推動「行人友善」專案,針對車輛不停讓行人進行加強執法。經基隆市警局統計,從專案一開始推動的高峰期(今年2、3月)每月取締1200餘件,逐月降低至10月取締204件,顯示多數駕駛人行經路口已能遵守停讓規定。

另外,據統計,基隆市今年1月20日至10月31日路口發生行人交通事故共130件,較去年同期減少45件,下降幅度達25.7%。警察局認爲,建置科技執法設備,運用AI科技智慧全天候偵測違規行爲,除減少執法爭議及警力負擔,更確保行人用路安全。

基隆市警局表示,未來將持續調查分析,於事故多發路口建置科技執法設備,積極防制行人交通事故發生,呼籲駕駛人行經路口務必減速,停讓行人優先通行,讓基隆成爲友善的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