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PM2.5年平均值 改善近40%

基隆市近年不斷推動措施改善空氣品質,今年1月1日PM2.5已晉升爲「二級防制區」。(陳彩玲攝)

基隆市近年不斷推動措施改善空氣品質,今年1月1日PM2.5已晉升爲「二級防制區」,平均值也低於美國標準市長林右昌表示,下階段將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年平均值10μg/m3爲目標邁進,預計2025年達標。

臺灣PM2.5年平均值標準爲15μg/m3,依據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資料顯示,基隆市PM2.5已從2014年平均18.1μg/m3,下降到2020年平均11.1μg/m3,改善近40%,甚至低於美國標準12μg/m3。

林右昌說,改善空氣品質的工作不能一蹴可及,必須透過歷年各項策略逐步推動,並提及,自2018年就要求協和電廠全面使用低硫燃料油及完成污染防制設備更新,降低污染物排放,加上1、2號機組2019年底除役排放量削減近8成,成爲老舊電廠與城市發展共存的新典範,下階段將以WHO建議的年平均值10μg/m3爲目標邁進。

環保局長賴煥紘指出,環保局這幾年推動各項策略,包括港區管制機車汰舊加碼補助、1至3期老舊柴車汰舊、逸散污染管制、減少營建工程污染,以及餐飲業油煙管制等,透過多管齊下且長期的規畫,期許2025年可達到WHO建議標準,讓基隆市有更好的空氣。

此外,基隆市政府也邀請市民朋友加入改善空氣品質的行列民俗節日儘量減少燃燒紙錢祭祀行爲,透過「以善代金方式,同時也可選擇綠色餐廳、汰換新購電動機車及搭乘綠色運輸工具等低碳生活,讓生活更清新,市府持續爲空氣品質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