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紛紛轉行載貨 客運業祭補助找嘸人

公車司機載客總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客訴,令司機們身心俱疲,導致不少司機跳槽到貨運業發展。(高雄市交通局提供/崔正綱高雄傳真)

公車司機每日載客,難免遇到各種奇葩客訴。司機們抱怨,有乘客不坐下,發車時跌倒就客訴;搭車未招手卻客訴過站不停,令他們相當無奈,加上先前疫情減班,不少公車司機轉行開貨車,如今疫情回穩,公車業出現司機荒,即使市府祭出補助,仍有司機顧忌客訴而不願回老本行。

多年經驗的蔡姓公車駕駛表示,曾在某站遇到1名女學生,因該站是單邊設站,往、返均同一地點上下車,女學生都會問車要開去哪,但公車車頭已有顯示方向,且每次問完都不會上車,曾經工作一整天,回答得不耐煩就收到該女學生客訴,感到相當無奈。

羅姓司機表示,1名婦人在公車站等車四處張望,當公車來時也不招手攔車,直到目送公車離開氣炸跳腳,打電話跟客運公司客訴過站不停,所幸全程有行車紀錄才洗刷冤屈。

此外,司機也透露如上車不配合就座,發車跌倒就客訴、逃票或年輕人冒用敬老票遭抓包,反而惱羞成怒飆罵、疫情間不配合帶口罩,被提醒卻客訴司機態度不佳,奇葩案例不勝枚舉,但他們只能無奈面對,身心俱疲。

據悉,疫情期間公車運量銳減,都採取減班等方式,公車司機紛紛出走改當貨運司機,導致疫情趨緩時,全臺出現司機荒。高市府祭出調薪、補助等優惠政策,但還是有司機不願迴歸,畢竟「貨比人安靜」,不用在意會被客訴等壓力。

高雄客運五甲站長高威力指出,公車上都有全程錄音錄影,也有行車紀錄,若遇到乘客脫序行爲,會提醒司機立即報警,並在下一站等警方到場處理,或直接開到派出所,維護司機權利。

警方指出,若有乘客與司機發生口角辱罵,涉嫌公然侮辱罪,而若有肢體衝突,除了傷害罪之外,一旦影響其餘用路人行車安全,還可能構成公共危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