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正確使用消毒劑?

家庭如何正確使用消毒劑

日常生活中,人們頻繁接觸84消毒液、含氯泡騰片及含氯消毒劑等,但在消毒劑的使用過程中,出現誤用、誤吸、誤服導致的中毒事件屢見不鮮。

家庭如何正確使用消毒劑?對含氯消毒劑誤用後如何正確快速處理,將傷害降到最低?11月22日,省疾控中心專家進行了科普。

問:消毒劑與含氯消毒劑如何區分?

答:消毒劑是指用於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的製劑。主要作用是將病原微生物消滅於人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

含氯消毒劑是指可溶於水,產生具有殺滅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一類消毒劑,可消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結核桿菌和抵抗力最強的細菌芽孢使用最廣泛,常用於環境、物品表面、食具、飲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問:含氯消毒劑誤用後有哪些危害?

答:含氯消毒劑口服、吸入、濺入眼中和皮膚接觸均可造成損傷,主要損害爲黏膜的刺激和腐蝕。誤服含氯消毒劑可引起口腔、食道、胃黏膜的腐蝕性損傷,導致急性喉頭水腫,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腹膜炎,後期還會出現食管和胃狹窄。

皮膚接觸含氯消毒劑後可出現皮膚局部水皰、紅腫、皮疹等接觸性皮炎表現,可能伴有燒灼樣疼痛或瘙癢感。

含氯消毒劑濺入眼睛會導致角膜、結膜灼傷,出現疼痛、畏光、流淚等表現。

誤吸入濃度較高的含氯消毒劑可出現明顯呼吸道刺激症狀,像咳嗽、氣短、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能發生化學性支氣管炎、化學性肺炎,甚至化學性肺水腫。

誤服含氯消毒劑,包括不慎直接飲用配製好的消毒液或直接吞服含氯泡騰片,均有可能導致口腔、咽喉、食道和胃的燒灼感,出現噁心、嘔吐、燒心、反酸、腹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問:含氯消毒劑誤用後該如何處理?

答:眼睛濺入含氯消毒劑後,應立即使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持續沖洗15分鐘以上,並及時到眼科就診。

皮膚沾染含氯消毒劑後,可使用大量清水徹底清洗,如果出現水皰、破潰、疼痛等情況,建議去皮膚科就診。

如果是誤吸,立即開窗通風或將誤吸者轉移至通風處,如果咳嗽、氣短、呼吸困難持續加重,家中具備吸氧條件,可先吸氧,並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前往醫院進行專業治療。

如果是誤服含氯消毒劑,可立即口服100-200ml的牛奶、蛋清或氫氧化鋁凝膠,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往醫院。一般誤服具有腐蝕性的物質後,不主張催吐,也不主張擅自使用醋(酸性)或蘇打水(鹼性)中和毒物。

問:家庭如何使用含氯消毒劑?

答:含氯消毒劑具有很強的腐蝕性與刺激性,在家中要謹慎使用,達到作用時間後,要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去殘留,尤其是餐具等物品;採用噴灑/噴霧對物體表面消毒時,應該封閉門窗,人需要離開該環境,消毒完畢後,應通風30分鐘以上,人再進入。

含氯消毒劑不能與潔廁靈等同時使用,易產生有毒氣體使人中毒;含氯消毒劑與酒精同時使用,消毒效果可能減弱甚至產生有毒氣體。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歐陽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