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毛小孩注意!男嬰發燒腹瀉驚染寄生蟲 醫曝元兇是「牠」

臺中烏日區10月大男嬰日前出現腸胃炎症狀數天,一天解便5、6次併發出惡臭,經檢查發現感染寄生蟲,經5天的藥物治療順利恢復。(烏日林新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烏日區10月大男嬰日前出現腸胃炎症狀數天,一天解便5、6次,多半呈水狀或糊狀併發出惡臭,更高燒至38.5度,家長緊張帶至烏日林新醫院就診,經糞便檢查發現是梨形鞭毛蟲寄生蟲感染,醫師一問之下才知道男嬰家中有養1貓1狗,經5天的藥物治療終於恢復。

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表示,梨形鞭毛蟲是種有移動能力的單細胞原蟲,感染部位以十二指腸及小腸爲主,可於潮溼環境可存活數月之久,小孩比大人更容易出現症狀;男嬰家中有1只養了4至5年的貓及1只養1年多的狗,男嬰平常很喜歡跟貓狗玩,可能因此接觸到寄生蟲。

賴永清指出,梨形鞭毛蟲的傳播途徑如飲用污染水、接觸糞便,或經由蒼蠅散播病菌、感染者未清潔雙手進行烹調食物等,一旦不小心接觸嘴巴或入口即得以傳播,常見症狀如急性水狀腹瀉或慢性脂肪下痢腹瀉(糞便浮油),也可能出現腹痛、腹脹、吸收不良、輕微發燒等。

賴永清分析,一般寄生蟲感染,抽血檢驗嗜酸性白血球數值會增加,但是梨形鞭毛蟲並不會使嗜酸性白血球數值增加。梨形鞭毛蟲感染者建議就醫進行糞便篩檢,一般只需檢驗1次就有70%可以發現,若是進行到第3次糞便篩檢,有高達95%可以發現。

賴永清說,許多犬貓腸道寄生蟲爲人畜共通,若確定是感染梨形鞭毛蟲,只要對症下藥都能除蟲成功。他也呼籲家有毛小孩的人,務必定期爲寵物驅蟲及大便篩檢,寵物毛髮也應定期清理,若摸過寵物、清理排泄物後要記得洗手,飲用水至少都要煮沸1分鐘以纔可飲用,尤其家中有新生兒更要確切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