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升級渦扇15發動機 專家:性能大躍進 但量產還要5年

中國殲-20換上渦扇-15發動機併成功首飛,雖然中美之間相關科技上仍有落差,但已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圖/網路)

中國最先進的第5代隱形戰鬥機殲-20已經換上期待已久的國產渦扇-15發動機,併成功首飛,引發各界的高度關注。分析人士表示,此舉是中共空軍的一大飛躍,可以讓殲-20與美軍F-22戰機的發動機F-119一較高下,但是渦扇-15距離量產保守估計至少還要5年。殲-20的進展雖是美國30年前的科技,兩國在相關科技上仍有落差,但已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殲-20配備渦扇-15發動機進行試飛的消息雖未獲得中國官方證實,但北京軍事專家對《美國之音》表示,該文未被官方屏蔽,任其在社交媒體上傳播,顯示訊息受到認可。他們指出,裝上渦扇-15之後的殲-20在爬升時的機動性、速度,幾乎和美軍F-22和F-35隱形戰機的美製F-119發動機不相上下。

美媒《動力》(The Drive)網站亦迴應此一觀點稱,渦扇-15推力顯著提升殲-20性能,這是中國一項重大且期待已久的發展,也是殲-20和渦扇-15持續開發的重要里程碑。

澳門國際軍事會會長黃東分析說,中國軍迷之所以如此開心,是因爲中國終於有能與美國F-22的發動機F-119一較高下的發動機出現。但是現在美國最先進的發動機已經升級到F-35使用的改良型F-135,新生產的F-35將使用新的發動機,「中美之間還是有個差距存在」。此外,中國2007年就已開發出渦扇-15,過了十幾年才首飛,比外界預計的慢很多,顯示自制發動機的困難程度確實很高。首飛之後還要生產定型才能量產,「沒有5年我看是搞不定」。

臺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殲-20裝上渦扇-15後有兩個特色,第1個是它的推重比增加了,達到10.8,這已達到世界水準。美國F-35上面的F-135引擎的推重比是11,兩者旗鼓相當。他說,第2個特色是翻修時程拉長。渦扇-15的最大使用壽限究竟有多少個小時?目前沒有任何人知道,仍待後續驗證。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舒孝煌則指出,搭配渦扇-15的殲-20將可大幅提升作戰能力,包括航程增加、能跟F-22一樣超音速巡航,同時掛彈能力也會提升。他說,這代表中共空軍的作戰半徑將會擴大,不論是對臺海還是南中國海,或是美軍的海外基地,都將面臨更大的威脅。

舒孝煌強調,推力增強當然是殲-20性能上的飛躍,但是推力其實只是戰機發動機的一部分,其他如可靠率、壽命、維修間隔都會影響戰機性能表現,以及整體空軍機隊的妥善率與戰力。這也是俄製與中國製發動機最常爲人詬病之處,即壽命與維修間隔都比較短。

至於有些媒體認爲,中國200架殲-20全部都換裝成渦扇-15發動機的話,殲-20將會碾壓F-35成爲全球最強戰機,但接受採訪的軍事專家們都認爲「絕無可能」。舒孝煌說,美國空軍採購F-35的數量是2000架,加上盟友的F-35,全球將有3000架以上,大量生產對在後勤支援降低成本上有很大的益處。

先進的飛機發動機固然很重要,但未來空戰決定勝負的關鍵有2個,臺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一個是火控系統 ,一個是電子戰,這兩者美國都比中國強很多。目前F-35的火控系統與航電系統較殲-20更爲先進,換上新發動機的殲-20整體戰力仍無法跟F-35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