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政策 欠缺實證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慢箋藥品將取消免費。圖爲民衆領藥後諮詢用藥注意事項。(本報資料照片)

健保多項部分負擔將調漲,民間團體認爲,部分負擔的調整不一定能抑制醫療浪費,此次調整牽涉面向廣,應理性面對,醫療行爲和消費不一樣,政策的推動需有足夠的實證基礎,應根據不同項目的醫療利用率進行分析,才能看出新政策的效益。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認爲,此次調整方向是使用者付費,出發點沒什麼問題,不過醫療行爲和消費不一樣,受限於疾病別、醫師的建議等,調整部分負擔的同時,需考慮是否會對民衆構成經濟障礙,若足以構成,可能就會違反健保的初衷。部分負擔牽涉面向多,對於不同立場的人,如僱主、勞工、不同年齡層及疾病別的民衆,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一定會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最重要的是提出政策背後的實證基礎。

林雅惠表示,從現有資料而言,只看到兩個常見數據,一是歷年醫療分項費用的佔率,由此可得知藥費、檢驗檢查佔比持續上升,另一常見數據則是民衆的就醫次數。醫改會認爲,要根據不同項目的醫療利用率進行分析,才能真正看到調整政策帶來的影響。很多國家探討醫療政策時,不僅會納入人口結構,也會參考不同族羣的醫療利用,因此門診藥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檢驗檢查等使用狀況的分佈都應更公開透明。

健保會委員、消基會董事胡峰賓表示,此次改革方案目的應爲抑制醫療浪費,但衛福部也要提出有具體實證,證明調整後的影響,一旦提高部分負擔,也要考量民衆經濟負擔能力。

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則說,調整部分負擔會增加健保收入,但對經濟能力的影響上仍未看到更多評估細節。

對此,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表示,部分負擔設計的目的是希望醫療資源合理使用,原則是不讓民衆產生就醫障礙,需確保經濟弱勢、健康弱勢不受影響。調整部分負擔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只是幅度不能大,原因是很多實證告訴我們,調高部分負擔雖可減少醫療利用,卻無法僅僅減少不需要的醫療利用,健保的改革一定要有共識才推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