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首日 民衆霧煞煞:爲何藥費變貴了?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1日正式上路,跑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可能多付200元,拿藥的話也可能多付100元,若有慢性處方箋需求,開立第一次調劑,將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圖爲民衆前往醫院領藥。(趙雙傑攝)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1日正式上路,跑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可能多付200元,拿藥的話也可能多付100元,若有慢性處方箋需求,開立第一次調劑,將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圖爲民衆前往醫院領藥。(趙雙傑攝)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今天(1)上路,本次調整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門診藥費收取上限,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上限300元;過去第一次領取慢箋免收部分負擔,今起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前往2家醫院視察,作業流程大致順暢,但現場民衆反映「不清楚新制」、「不知爲何藥費變貴了」。

因應健保部分負擔新制首日上路,健保署長石崇良(前左二)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實施狀況及加強宣導,有民衆不懂收費標準前往詢問。(趙雙傑攝)

新制上路首日,石崇良今天上午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和馬偕紀念醫院瞭解執行情形。石崇良受訪表示,主要有兩個視察重點,第一是民衆宣導部分,之前有發出很多宣導單張和宣導品,看看醫院是否有用這些方式讓民衆多瞭解,第二是系統作業部分,因爲這次調整比較複雜,所以來了解一下醫院作業情形。

石崇良說明,本次調整比較複雜,特別是對於中低收入戶和身心障礙者是予以保障、不調整,和過去同步調整的情況不同,所以系統上比較複雜;爲了讓這些民衆不要用退費的方式,所以要在第一線用健保卡都註記好、直接優免,免除後續退費的複雜行政程序。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第一天,許多民衆仍對於新的收費標準不太瞭解。石崇良表示,已要求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加強宣導,輔導醫院做好對民衆宣導工作,「今天是第一天又遇到假日,應該下禮拜會更好」。

石崇良強調,這次調整是希望落實分級醫療,讓急重症患者能夠得到多一些醫療資源挹注,慢性病穩定的病人則希望就近到基層診所就醫;這次基層(地區醫院、診所)的部分負擔沒有增加,希望利用這次制度改變,鼓勵患者分級醫療。

對於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有民衆表示,自己長期在區域醫院看慢性病,給熟悉的醫師看比較放心,因此仍會選擇在區域醫院看診,但如果是其他小病,則會選擇在家附近的診所看診,比較快速方便。另有民衆表示,自己就住在區域醫院附近,如果爲了落實分級醫療而特別去診所,反而得捨近求遠,因此仍會選擇到醫院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