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成長率開至上限 專家憂提早破產:「這年」保費會漲很多

付費者代表表示,政府挪用240億健保基金,將導致提早於2025年調漲健保費。付費者代表表示,政府挪用240億健保基金,將導致提早於2025年調漲健保費。健保會保險付費者代表總額協商召集人李永振(後右)、保險付費者代表林恩豪(後右二)、劉淑瓊(左)、專家學者及公正人士代表滕西華、韓幸紋3日共同召開聯合記者會,對此項嚴重破壞健保會與健保協商制度的惡例,強烈表達不同意見,並譴責有心人士可能借由選舉,以政治手段不當侵害健保制度的做法。(劉宗龍攝)

付費者代表表示,政府挪用240億健保基金,將導致提早於2025年調漲健保費。健保會保險付費者代表總額協商召集人李永振(後右)、保險付費者代表林恩豪(後右二)、劉淑瓊(左)、專家學者及公正人士代表滕西華、韓幸紋3日共同召開聯合記者會,對此項嚴重破壞健保會與健保協商制度的惡例,強烈表達不同意見,並譴責有心人士可能借由選舉,以政治手段不當侵害健保制度的做法。(劉宗龍攝)

衛福部近日公告明年(2024年)度健保總額爲8755.35億元,成長率爲4.7%,國發會覈定成長率範圍爲2.621%至4.7%,爲首次達到成長率上限;而爲解決疫後大量就醫導致,醫界點值遭稀釋,將動用健保基金43.3億元,「補錢」給醫界。付費者代表不滿指出,政府作法不僅將導致提早到2025年就要調整保費,調漲到最高天花板6%,更會加速健保安全準備金提早用完,造成民衆更多負擔。

由於疫後民衆就醫反彈,不僅包括流感等各呼吸道疾病就醫暴增,病患擠爆醫療院所,原本由紓困預算支應的新冠肺炎醫療費用,迴歸健保支應,衝擊各總額部門,導致點值遭稀釋,也就是說,醫界向健保署申請的醫療費用被打8折~9折。

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提出要給醫界補點值,行政院隨即於11月30日拍板,2024年健保總額調整以成長率天花板上限4.7%計算,預算金額8755.33億,比今年多391億,不僅首次達到成長率上限,同時公佈,將動用健保總額中「因應非預期風險」的8億元外,還會動用政院撥補健保基金的43.3億元來支應補點值。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付費者代表總額協商召集人李永振表示,2023年健保總額成長率覈定爲高推估4.7%,不僅首度將成長率拉到法定「天花板」,甚至挪用作健保基金的公務預算來救點值,估115年前恐面臨漲保費。

健保署原本初估2026年才需調漲健保費,但李永振拿出醫界推算的版本指出,以健保現行費率5.17%,若2024年總額成長率爲4.672%,當年健保收支累計結餘1278億元,預計到2026年,法定一個月的安全準備金用罄,恐提早到2025年就要調整保費,且漲幅恐提早調漲到最高幅度接近6%,現在行政院公佈版本,甚至會讓保費直接突破6%的天花板。

健保總額協商專家學者代表韓幸紋更指出,總額成長率4.7%,已經超出今年協商的醫界與付費者2版本,「4.7%這個數字,根本從未在健保會討論,是健保署直接提出,未透過健保會監督」。

韓幸紋表示,政府未依法行政,破壞總額協商制度,開了惡例,未來醫界及消費者無法相互信任,因爲即使雙方協商,政府仍有自己的作法。

不過,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臺灣健保總額過去一直都是不足,雖2024年健保總額成長率被外界稱爲拉到天花板,但細看過去多年健保總額成長率平均值爲4.77%,甚至一度有5%以上,「總額成長率一定要足夠,才能因應新藥或新科技引入、醫事人員調薪等制度。」